哗啷

huá lāng [ hua lang]
繁体 嘩啷
注音 ㄏㄨㄚˊ ㄌㄤ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

    《红楼梦》第一○一回:“ 贾璉 生气,举起碗来,‘哗啷’一声,摔了个粉碎。”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磕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舍 《赵子曰》第七:“哗啷哗啷的刀链响,从西面来了一个巡警。”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红楼梦》第一〇一回:“贾璉生气,举起碗来,‘哗啷’一声,摔了个粉碎。”
鲁迅《故事新编·出关》:“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磕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舍《赵子曰》第七:“哗啷哗啷的刀链响,从西面来了一个巡警。”

哗啷的网络释义

哗啷

  • huá lāngㄏㄨㄚˊ ㄌㄤ
  • 哗啷
  • 象声词。《红楼梦》第一○一回:“ 贾琏 生气,举起碗来,‘哗啷’一声,摔了个粉碎。”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磕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舍 《赵子曰》第七:“哗啷哗啷的刀链响,从西面来了一个巡警。”
  • 汉字详情

    huá,huā [hu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XF
    五行:
    仓颉: ROPJ
    四角: 64041

    详细解释

    huā

    (1) (形声。从口,华声。本义:喧哗,声大而杂乱) 同本义 。如: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哗啷(象声词);哗拉拉(哗喇喇,哗啦啦。象声词)

    (2) 另见 huá

    huá

    动词

    (1) 人声嘈杂,喧闹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辄哗笑之。——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无敢哗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如:哗溃(喧闹中逃散);哗釦(大声欢呼);哗嚣(喧腾);哗乱(群起作乱)

    (3) 浮夸 。如:哗众取宠

    形容词

    (1) 形容很响的笑声的 。如:哗笑(众人放声大笑)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rushing sound; g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waa4

    宋本广韵

    lāng [lang]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YVB
    五行:
    仓颉: RIIL
    四角: 67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方〉∶粗心,马虎 。如:他太啷了,做侦察工作是不行的

    象词

    (1) 摇铃的声音 。如:当啷,上课铃响了

    (2) 器物撞击的声音 。如:他回身把门哐啷一声关上了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