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

huā lā lā [hua la la]
繁体 嘩啦啦
注音 ㄏㄨㄚˊ ㄌㄚ ㄌㄚ

词语释义

见“哗拉拉 ”。

词语解释

  1. 见“ 哗拉拉 ”。

引证解释

⒈ 见“哗拉拉”。

哗啦啦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形容东西倒塌散落的声音。如:「雨哗啦啦的下个不停,真烦人!」也作「哗喇喇」。

哗啦啦的网络释义

哗啦啦 (词语)

  • 含义有二:
  • 1.拟声词。
  • 2.公司名。哗啦啦是国内首家为餐饮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自助餐厅服务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网上订座、点菜、支付一站式便捷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实现随时随地完成订位、点菜、支付的在线服务需求;哗啦啦邀优质餐饮品牌企业加入哗啦啦,通过哗啦啦强大的技术支持将餐厅的服务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出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坐在家里就能完成订座、点菜、埋单的便捷服务。
  • 哗啦啦造句

    春天的小溪好像歌唱家,"哗啦啦"的放声歌唱。
    每当寂寞的时候,我就埋下头来写字,静静地听我们成长的声音。那声音,好像风吹动高大的落叶松,哗啦啦,哗啦啦。
    有些人不小心踏入,不知去往何处,也没有归途。原来只要是分开了的人,不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以后,只要维持一定距离,舀上些许深水,沸腾半分,便已足够。年轮哗啦啦地扭转着,可是谁曾出现过谁的记忆里这些却只有自己知道。
    成群的蝴蝶挥舞着翅膀,发出了哗啦啦的风声。
    天空先是黑蒙蒙的阴起了天,接着就打了几个闷雷,然后雨就哗啦啦的下了起来。
    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
    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哗哗啦啦地从他的心理倾泻了出来。
    我看见小树一阵晃动,哗啦啦地响着,接着清凉的风迎面吹来。
    春天来了,小鱼们把冰层撞开了,哗啦的声音把小河吵醒了,它开始和小鱼们小虾们一起玩耍了。
    小溪流水哗啦啦,柔美,婉约,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雨打在屋檐上,玻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不停在鸣叫。
    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湖水流得可真急!“哗啦啦”像一支动听的歌曲。
    雷声刚过,外面“哗啦啦”地下起了滂沱大雨。
    哗啦啦,哗啦啦,雨越下越大啦!
    听,小竹林哗啦啦地有节奏地响着,原来是风姑娘!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不是哗啦啦的雨声,而是大自然的合奏。
    还没见到瀑布,我就听到“哗啦、哗啦”的水流声。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河水哗啦啦地唱着歌蜿蜒而去,滔滔清流滋润了河边的田野。

    汉字详情

    huá,huā [hu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XF
    五行:
    仓颉: ROPJ
    四角: 64041

    详细解释

    huā

    (1) (形声。从口,华声。本义:喧哗,声大而杂乱) 同本义 。如: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哗啷(象声词);哗拉拉(哗喇喇,哗啦啦。象声词)

    (2) 另见 huá

    huá

    动词

    (1) 人声嘈杂,喧闹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辄哗笑之。——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无敢哗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如:哗溃(喧闹中逃散);哗釦(大声欢呼);哗嚣(喧腾);哗乱(群起作乱)

    (3) 浮夸 。如:哗众取宠

    形容词

    (1) 形容很响的笑声的 。如:哗笑(众人放声大笑)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rushing sound; g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waa4

    宋本广韵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哗啦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