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貌

pǐn mào [ pin mao]
注音 ㄆ一ㄣˇ ㄇㄠˋ

词语释义

品貌 pǐnmào

(1) 人的品行、相貌

品貌俱佳
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吴敬梓《儒林外史》
character and appearance

(2) 人的个性和容貌

one’s personality and appearance

词语解释

  1. 人品容貌。

    《红楼梦》第六六回:“如今口説无凭,等 柳二弟 一见,便知我这内娣的品貌,是古今有一无二的。” 丁玲 《田家冲》:“她笑着跑去了,而她们便开始谈论她,谈论她的品貌和身材!”

引证解释

⒈ 人品容貌。

《红楼梦》第六六回:“如今口説无凭,等柳二弟一见,便知我这内娣的品貌,是古今有一无二的。”
丁玲《田家冲》:“她笑着跑去了,而她们便开始谈论她,谈论她的品貌和身材!”

品貌的国语词典

人品相貌。

品貌的网络释义

品貌

  • 品貌,指人的品行、相貌。
  • 品貌的翻译

    英语: behavior and appearance
    法语: physionomie et moral, beau visage et bonne conduite

    品貌造句

    这桃儿又好看又好吃,“品貌俱佳”。
    有武术功底和影视梦想、武德高尚、品貌端正的刀械类选手。
    这句话,是刻在某品貌潇洒男送给她的一枚鸡血冻石上,价值远低于她收到的任何一件珠宝,但是,就那样,轻易地打动了她的心。
    而是要考虑诸多配置,比如是否符合门当户对、联姻策略、聘礼与嫁妆对等、女方识字率、品貌等原则,“郎财女貌”在古代并不吃香。
    皇太极见其品貌出众,聪明伶俐,便收为后备人才,安排他入官学读书。
    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正值豆蔻,家族出身都很不错,且知书达理,品貌双全,不少名门望族都曾上门提过亲。
    这件和田青玉饰品貌似是个刀柄吧?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古老剧种的文化命脉将承传延续下去,犹如老树虬枝,栉风沐雨,以独具风姿的丰神品貌,承接着新世纪的辉煌。
    第七届新锐校花大赛的宗旨是“有爱青春,最美校花”,旨在发现内外兼修,品貌双全,真正代表中国新一代大学生风貌的中国校花。
    等柳二弟一见,便知我这内娣的品貌是古今有一无二的了。
    那中年男子书生打扮,品貌不俗,那妇人三十上下年纪,布裙荆钗,不施脂粉,清丽可人。
    据传,蔡世添是蔡资深的侄子,品貌出众,颇有文才,有次蔡资深带他去拜访晋江状元吴鲁,被状元看中了,有意把女儿吴明珠嫁给他。
    温文尔雅、清新俊逸、品貌非凡、玉树临风、各种形容词在她的心里慢慢的形成!“咳咳,小青,还不快帮先生结账?”。
    这些千姿百态的产品貌似精雕细琢之作,实为核桃皮自身的天然效果。
    高个的女子清新俊逸,品貌非凡,绾着柔美的云髻,脸上的神情似乎很郁闷;矮个的女子眉清目秀,看上去十分机灵。
    从故事内容看,林心如饰演的阴丽华不仅品貌出众、身手了得,而且个性坚韧、颇有胆识,堪称古代版女汉子,而娴熟大方之余又不失小女子。
    传人一般是女儿、儿媳、孙女或者是外孙女,要求品貌出众,有良好的悟性,能吃苦耐劳。
    数道气息冲了上来,紧追天一而来,为首一男子风度翩翩,品貌非凡,此时他白皙的脸庞布满了焦急,对天一问道“天一,方才是不是青河回来了?”。
    从青年时代身处江浙,到中年后远赴南粤,两地风格各异的文化艺术精神陶养,加之以日有晋境的勇猛精进,而成就其今时清劲古雅,灵动飘逸的艺术品貌。
    此时夏青阳不用顾怀远介绍,也知道了翁旭晨便是另一位穿着橙色魂师服的男子,令他意外的是这人生的气宇轩昂,品貌非凡,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汉字详情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
    mào [mao]
    部首: 715
    笔画: 14
    五笔: EERQ
    五行:
    仓颉: BHHAU
    四角: 26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豹省,皃( 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

    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

    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

    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

    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

    (4) 外表的形象,外观

    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

    (6) 神态,面部神情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

    (8) 通“緢”。细微的丝

    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英文翻译

    countenance,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6 [陆丰腔] mau6 [沙头角腔] mau5 [客英字典] mau5 [东莞腔] mau3 [梅县腔] mau5 [宝安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 潮州话:m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敎去聲開口二等mrauh/meaw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