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

pǐn píng [ pin ping]
繁体 品評
注音 ㄆ一ㄣˇ ㄆ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品评 pǐnpíng

(1) 评价;评论

他开始品评油画
judge

词语解释

  1. 评价;评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习凿齿 ﹞於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元 陈镒 《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明朝又向山城去,满路梅花入品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某妾﹞闻窗外帘隙,有数十人悄语品评其妍媸,忸怩不敢举首。”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人们在交头接耳……品评着没过门的媳妇。”

引证解释

⒈ 评价;评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习凿齿﹞於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元陈镒《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明朝又向山城去,满路梅花入品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某妾﹞闻窗外帘隙,有数十人悄语品评其妍媸,忸怩不敢举首。”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人们在交头接耳……品评着没过门的媳妇。”

品评的国语词典

评论高下。

如:「品评诗文」。

品评的网络释义

品评 (搜索引擎)

  • Pping搜索引擎由泛太澳洲Adelaide全球品牌实验室于2006年开始研发,2009年正式上线的一款基于口碑的中文垂直搜索引擎。
  • 品评垂直搜索引擎:是基于论坛,明星博客等评论社区的一款中文搜索引擎,主旨是为网民提供对于产品和品牌快速的、深度的、准确的口碑查询,为各企业品牌提供营销和广告投放的数据基础和受众依据。
  • 品评 (词语释义)

  • 品评,一款搜索引擎,由泛太澳洲Adelaide全球品牌实验室于2006年开始研发,2009年正式上线的一款基于口碑的中文垂直搜索引擎。
  • 品评的翻译

    英语: to judge, to assess
    德语: beurteilen (V)​
    法语: juger de la qualité de, apprécier

    品评造句

    由于他在文坛的地位很高,谁的作品一经他品评,便声出金石。
    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宝物,每过一阵也得拿出来,让别人赏玩品评,然后自己才会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领导找你吃饭,不是让你品评美食,而是让你去买单。
    举例来说,找一个礼拜,当个鑑赏家,好好地品评你在饮食、购物或清理房子时的意志动机。
    对礼物吹毛求疵;品评礼物的好坏。
    明代女性散文的编撰刊刻经历了零星出现、数量增多、繁盛的过程,明代人主动对女性散文加以阅读和品评,说明女性散文作品已经进入当时人的视野,展示了他们对女性散文的关注。
    不禁纷纷惊讶叹羡,争相围着轺车抚品评。
    剧评家将那用心演出的作品评得一文不值。
    为几个少年考核的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年约七荀,此时正在检查品评少年炼制的丹药,时而摇头,显然少年丹药有瑕疵,时而露出满意赞许的微笑,显然丹药炼制的不错。
    却恰好走进第三间书房,要待继续读早上拿过的一本《古今人物通考》,且不论现世中是何人何事,只管品评那历史中的传奇人物,也可告慰一颗明澄之心。
    据说他每个月都要对当时的官场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月旦评”。
    旅游者个体特征因素对旅游者的购物行为有重要影响,导致旅游者在购买次数、旅游商品评价、购买动机、购买内容等多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
    品评:青白色亮度,具有白桃、柚子和青苹的果香,能在渐变中体味到柠檬酸和矿石的风味。
    蒋相公祠堂内的那幅——“斯是仪型,当仁自古有不让;遂成风气,见义至今争勇为”,是读者们品评的焦点。
    还是刀笔吏厉害啊,任你活着的时候如何功成名就,只要刀笔吏大笔一挥,你的品评就此敲定,好坏都是他说了算,想翻身都难。
    第十四届静鹤斋全国师生优秀美术作品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南朝谢赫提出“六法”论,成为一千多年来人们欣赏和品评的经典法则。
    仔细品评要寻一希世之宝,实系没有。
    羽墨嘴角带笑,一副品评世态炎凉的表情。
    这种理论最初只是用来品评人物,后来被跟随刘备的荆州学者传入蜀中,被蜀汉司闻曹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竖一帜的辅助技术。

    汉字详情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
    píng [pi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UH
    五行:
    吉凶:
    仓颉: IVMFJ
    四角: 3174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2) 同本义

    评,议也。——《广雅》

    评,评量。——《广韵》

    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南史·钟嵘传》

    蔡伯喈评之曰。——《世说新语·品藻》

    (3) 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

    (4) 评判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商君书·赏刑》

    (5) 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名词

    (1) 评语;评论的话 。如:时评;社评;影评;短评;好评;书评;史评

    (2) 棃的一个部件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唐· 陆龟蒙《耒耜经》

    英文翻译

    appraise, criticize, eval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