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级

pǐn jí [ pin ji]
繁体 品級
注音 ㄆ一ㄣˇ ㄐ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品级 pǐnjí

(1) 古代官吏的级别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times

(2) 各种产品、物品的质量级别

grade

词语解释

  1. 指人品的高低。

    南朝 梁 沉约 《神不灭论》:“既有晓昧之异,遂成高下之差。自此相倾,品级弥峻。”

  2. 指古代官职的等级。

    周 有命数,自一命至九命; 汉 有禄秩,自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 东汉 为十三等); 魏 立九品之制,为品级之始; 后魏 复分正从九品,凡十八等。历代因之。其不入九品者, 唐 称流外, 明 清 称未入流。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以品级论辈行,则涂穷之笑,岂可復为世人道哉!”《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这畿尉品级虽卑,却是个刑名官儿。”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朝服龙团》:“近日南中所绣朝服衣料,无论品级,皆用龙团各四。”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御史就是言官,品级虽然不高,外放出来大也不过道台,寻常只是知府。”

引证解释

⒈ 指人品的高低。

南朝梁沉约《神不灭论》:“既有晓昧之异,遂成高下之差。自此相倾,品级弥峻。”

⒉ 指古代官职的等级。 周有命数,自一命至九命; 汉有禄秩,自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 东汉为十三等); 魏立九品之制,为品级之始; 后魏复分正从九品,凡十八等。历代因之。其不入九品者, 唐称流外, 明清称未入流。

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以品级论辈行,则涂穷之笑,岂可復为世人道哉!”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这畿尉品级虽卑,却是个刑名官儿。”
清昭槤《啸亭续录·朝服龙团》:“近日南中所绣朝服衣料,无论品级,皆用龙团各四。”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御史就是言官,品级虽然不高,外放出来大也不过道台,寻常只是知府。”

品级的国语词典

古代官吏的等级。

如:「物有品级,人也有品级。」

品级的网络释义

品级

  • 品级,即官品。区分官员地位高低的等级。魏、晋分官员等级为九品,自一品至九品。北魏每品各分正、从,共十八品,四品以下各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三十阶。唐、宋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元、明、清文武官皆分九品,各有正、从而无上、下阶之分。
  • 品级造句

    采用该提纯工艺得到的金刚石品质指标完全达到品级要求。
    纪纲当初因瓜蔓抄事件清查有功升为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要知道六部的尚书也只是正二品,再往上的品级非功臣宿将而不可得。
    主教和贵族品级相等。
    就好比虽然皇帝的女婿也算是赘婿,可身份还是很高的,好比皇帝的妾侍们,就也都是有品级的内命妇妃嫔们。
    带品药草称之为灵草,在外面一直都是供不应求,为修士热衷!毕竟有谁能保证自己永不受伤,任你神通盖世,在高品级灵草面前,都会降尊纡贵。
    是分九等的品级,魏晋以来,有九品官人之法,是论人才的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后世就作为官阶的高下,这九品中,并分正重两级。
    师父,我娘一再嘱咐我,让我必须让武体品级高于武道修为,所以现在还不能提升武道修为。
    储冰桶采用整体滚塑工艺,达到食品级标准!
    采用食品级向日葵籽油,添加艾叶油、姜根提取物等天然植物成分。
    高品级橙花精油与月见草油基底相调和而成的治疗面油,舒缓和修复油性皮肤。
    探讨了由窑法磷酸制备食品级磷酸氢钙的方法和主要工艺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流程。
    无品级的灵咒,只有在达意级以上,才能用来炼制魂符,而且一篇达意级的灵咒,只能炼制十次魂符,超过十次再也不能召唤出符神了。
    麦卡锡:“但那次事件确实导致了食品级玉米供应的中断。
    据信息员反馈,当前地方上不少棉花仓库,里面都有小加厂存放的棉花,品级弱三以下、四级居多。
    “产品级别”的另一个方面是系统对所谓“瞬时脉冲”的应对能力,也就是对系统的短暂性冲击。
    除了食用松香外,食用家禽脱毛蜡也是合法安全的“脱毛剂”,其主要成份是食品级石蜡、多种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无毒。
    这是一款小品级的五子棋手机游戏!
    电机内腔采用食品级机械油,而不是普通的变压器油,不会污染水井。
    不出所料,苗毅面有愧色道“从未涉及过,只是听说过,听说修为越高的妖修,炼制出来的符篆品级越高,我知道的也就这些。
    底面特别采用的无纺布镀铝膜更能起到防潮和隔温的作用,再配以无纺布的包边,可以说全部食品级的品质保证让宝宝的爬行更有安全感。

    汉字详情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
    [ji]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EYY
    五行:
    吉凶:
    仓颉: VMNHE
    四角: 27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及声。本义:丝的次第)

    (2) 同本义

    级,丝次弟也。——《说文》。段玉裁注:“本谓丝之次弟,故其字从系。引申为凡次弟之称。”

    (3) 引申为等级,特指官阶爵位的品级

    级,等也。——《广雅》

    拾级聚足。——《礼记·曲礼》。注:“等也。”

    级,阶次也。——《声类》

    以别贵贱等级之度。——《礼记·月令》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超级(超过一般等级的);震级(地震等级);晋级(升到较高的等级);级差(等级之间的差距)

    (5) 石阶

    乃领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吕氏春秋》

    澄源寻视其侧,得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其级七千有余。——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石级

    (7) 形容词或副词用于比较中的一种形式或一组形式,以表示数量、质量或关系的特定强度或标准 。如:比较级;最高级

    (8) 年级。如:同级生;留级;升级

    量词

    (1) 上或下石阶或楼梯时放脚的踏脚处 。如:十几级台阶

    (2) 一系列层中的一层 。如:成斜坡的花园,一级一级陡峭地向水边倾斜;多级火箭

    (3) 秦制,战争中斩敌首一,赐爵一级,称为首级。后以“级”为所斩之首的量词

    凡斩首七千六百级。——《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斩级万余

    英文翻译

    level, rank, class; grade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