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目

pǐn mù [ pin mu]
注音 ㄆ一ㄣˇ ㄇㄨˋ

词语释义

品目 pǐnmù

(1) 物品的名称、类别

品目繁杂
item

词语解释

  1. 人品的流别。

    《宋书·恩倖传序》:“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 刘毅 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 宋 苏轼 《答毛滂书》:“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汉 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於片言。”

  2. 事物的名目。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予所藏书,未有不更其品目者。”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大鹏卵》:“外大父 文庄章公 ,尝置酒,揭饌单於炉亭。品目多异,有大鹏卵最奇。”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他对经文品目的整理,并对品目名称的确定,就是以 龙树 释论精神作依据的。”

  3. 品评。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孙盈 ﹞父曰 仲容 ,亦鉴书画,精於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逃焉。”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李之才 ﹞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 洙 ( 尹洙 )所敢品目。”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余同里閈之友……皆当世知名士。余一日各以四字品目之,颇为曲肖。”

引证解释

⒈ 人品的流别。

《宋书·恩倖传序》:“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 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
宋苏轼《答毛滂书》:“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於片言。”

⒉ 事物的名目。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予所藏书,未有不更其品目者。”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大鹏卵》:“外大父文庄章公,尝置酒,揭饌单於炉亭。品目多异,有大鹏卵最奇。”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他对经文品目的整理,并对品目名称的确定,就是以龙树释论精神作依据的。”

⒊ 品评。

唐李绰《尚书故实》:“﹝孙盈﹞父曰仲容,亦鉴书画,精於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逃焉。”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李之才﹞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洙(尹洙 )所敢品目。”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余同里閈之友……皆当世知名士。余一日各以四字品目之,颇为曲肖。”

品目的国语词典

物品的名称目录。如:「这一份展售品目表请张贴起来。」也作「品名」。

品目的网络释义

品目

  • 品目是汉语词汇,拼音pǐn mù,出处《反经》亦称《长短经》。
  • 品目的翻译

    英语: item
    德语: Position (S)​

    品目造句

    这种制动器产品目前为全国第一家申请国家安全标志的产品。
    垃圾中的邮寄的商品目录、垃圾邮件、书友会通知。如果我有精力的话,我的电视接收机估计也应该停掉。
    首先开放的服务是电子商务服务,该服务开放了亚马逊产品目录主要产品的访问,该相当强大,允许处理用户,收藏列表和购物车,当然最关键的是可以查看亚马逊的产品。
    我们另封航邮最新的产品目录一份,请让我们知道那种产品您感兴趣,我们也将寄去报价单和样品,我们希望尽快收到贵方的回信。
    这份商品目录满篇皆是称心顾客的赞辞。
    正海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利用正海电子网板公司含亚铁离子的生产尾液生产纳米氧化铁红,这种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等领域。
    为使你方了解我方经营的各种自行车,我们很高兴令封航邮寄我们的最新产品目录与价格单一份。
    当他们看到这些月历,这些商品目录,还有其它不胜枚举的诱发事物,他们仍会感到紧张,他们仍会心生让人难受的羞耻感和孤独感,他们需要知道,这些让人畏惧的情感,是终究会带来强烈的愉悦、美感和安适的。
    为使你方了解我公司经营的商品,现随函附去商品目录并空邮寄去样品一套。
    请你寄一份最新的附图产品目录和价目表来谢谢。
    该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采用高光技术生产的移动硬盘盒,产品该系列产品目前已销到全国多个省份以及欧洲国家。
    最畅销品目录最畅销的唱片或其他物品的目录单。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查看机械公司的最新产品目录,品种繁多,从氮气弹簧到乙烷气弹簧等等还有更多。
    萨博公司近来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但如果他们把这款坏男孩放进产品目录的话,也可能早已经峰回路转了。
    我们对您的新产品快译通很感兴趣,希望能寄来贵公司的产品目录及价格表。
    我们的列举输出品目录的副本将会在今天被送给你。
    按照贵公司的要求,我方将通过航空邮件寄去商品目录和一套小册子供贵公司参考。
    为使你方熟悉人方运营的轻工产品,另封航邮寄上商品目录和一些样品,供你参考。
    目前,“樟树港辣椒”有了不凡“身份”,如“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等。

    汉字详情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

    品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