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恸

āi tòng [ ai tong]
繁体 哀慟
注音 ㄞ ㄊㄨㄥˋ

词语释义

悲痛至极。

词语解释

  1. 悲痛至极。

    《后汉书·祭遵传》:“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以头击棺,血涕并流,状若哀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哀慟之声震天地。 韩公 掩泣。”《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多官无不哀慟,百姓人人涕泣。”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思懿 ﹞显得十分为难又十分哀恸。”

引证解释

⒈ 悲痛至极。

《后汉书·祭遵传》:“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慟。”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以头击棺,血涕并流,状若哀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哀慟之声震天地。 韩公掩泣。”
《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多官无不哀慟,百姓人人涕泣。”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思懿﹞显得十分为难又十分哀恸。”

哀恸的国语词典

哀伤悲痛。

哀恸的网络释义

哀恸

  • 哀恸是汉语词汇,
  • 拼音:āi tòng
  • 是指极为悲痛。悲哀到了极点。
  • 哀恸的翻译

    英语: Are those who mourn
    法语: éplorés
    德语: Trauer?

    哀恸造句

    庭审现场,被害人朱某的家人哀恸不已。
    世凯虽没有回家,但出于父子天性,哀恸泣血,咽喉溃烂。
    小希斯克利夫婚后不久也悄然离开人世,让凯蒂浸沉在哀恸之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属于同一旅游团的死者家属都因这突来的灾难而哀恸不已。
    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
    成嘉玲表示,他们三兄妹年龄各相差两岁,从小成思危和成露茜感情最好,她夹在中间常和两人打架;当哥哥获悉么妹过世后极为哀恸。
    光辉一生的钱学森在他驾鹤西归后,带给国人是无尽的哀恸,而他生前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让世人更加钦佩敬仰。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不在这山河岁月里,远隔万里,满怀哀恸,仿佛你已死去。
    而在委内瑞拉国内演艺圈,斯皮尔的昔日同仁闻讯后哀恸不已。
    琼英闻得丈夫被杀死于独松关后,哀恸昏厥,亲自到独松关扶柩到张清故乡彰德府安葬。
    环视四周,见诸弟子死伤枕藉,饶是修的心境坚硬如铁,也不由得哀恸,道且将死去的同门尸首收拾了,伤者抬到里间,好生救治。
    玄奘逝世后,高宗哀恸伤感,为之罢朝,反复叨念“朕失国宝矣”。
    宛如哀恸不已,而裴二娃则遭孟府上下人等唾弃,丧家犬一般灰溜溜地回了乡下。
    虽然对老师的去世哀恸不已,但是相信天堂里依然有老师的粉丝能听到老师的歌声。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
    也说不上哀恸,因为失踪并不等于死亡。那不像用把刀子砍掉什么,倒像是某样东西被水慢慢冲到水槽里,只有等过了很久以后,你才知道那东西不见了。
    柳七七走出客厅,笑容立刻化开,眼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不屑、憎厌、嫌恶,嘴角边勾起的弧度,却是那么的哀恸。
    作为一位知识人士,这一悲剧定曾让埃及艳后为之哀恸不已。要说亚历山大图书馆在那次火灾中的损失是令人伤心的。
    我愿有信仰,凭借狂热的祁祷与纯洁的献身精神得到依托。这样在人世中我,不必毫无依恃。在最哀恸时可以匍匐于神足下,可以将我与最爱的人们的幸福托,付给宗教,我们将得到庇护。
    然而,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让曹操在最无助、情感最脆弱时哀恸不已。

    汉字详情

    āi [ai]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YE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R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动词

    (1) 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名词

    英文翻译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

    方言集汇

    ◎ 粤语: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oi1 [台湾四县腔] oi1 [梅县腔] oi1 [东莞腔] oi1 [客英字典] oi1 [宝安腔] oi1 [沙头角腔] oi1 [陆丰腔] oi1 [海陆丰腔] oi1
    ◎ 潮州话: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開平聲開口一等qai/oiʔɒi
    tòng [tong]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FCL
    五行:
    仓颉: PMIS
    四角: 94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动声。本义:大哭) 同本义

    颜回死, 子哭之恸。——《论语·先进》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2) 又如:恸绝(哭晕倒)

    形容词

    (1) 极其悲痛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恸切(悲痛之极);恸泣(悲痛哭泣);恸怛(惨痛);恸恨(极度地悲恨);恸悼(悲痛伤悼);恸醉(痛饮而醉);恸怀(沉痛怀念)

    英文翻译

    sadness, grief; mourn; be moved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胎翁3(痛)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