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启
词语释义
哀启
(1) 放在讣告后的信函,用于追述死者生平事迹
词语解释
文体的一种。旧时丧家叙述死者生平及病终情况的书启。多附于讣告之内,也有单独成文送给亲友的。
冰心 《南归》:“虽然没有写哀启,我却在父亲下泪搁笔之后,替他凑成一副挽联。”
引证解释
⒈ 文体的一种。旧时丧家叙述死者生平及病终情况的书启。多附于讣告之内,也有单独成文送给亲友的。
引冰心《南归》:“虽然没有写哀启,我却在父亲下泪搁笔之后,替他凑成一副挽联。”
哀启的国语词典
文体名。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事略及病情,附在讣文内寄给亲朋的文字。
哀启的网络释义
哀启
哀启的翻译
哀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动词
(1) 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名词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oi1 [台湾四县腔] oi1 [梅县腔] oi1 [东莞腔] oi1 [客英字典] oi1 [宝安腔] oi1 [沙头角腔] oi1 [陆丰腔] oi1 [海陆丰腔] oi1
◎ 潮州话: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哀 | 烏開 | 影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qai/oi | ʔɒ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
)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2) 同本义
启,开也。——《说文》
(3) 经传皆作“啟”
公将啟之。——《左传·隐公元年》
疆埸无主,则啟戒心。——《国语·晋语一》
凡啟塞从时。——《左传·僖公二十年》。注:“门户道桥谓之啟。”
啟户。——《仪礼·士虞礼》
门启而入。——《左传》
启窗而观。——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不能启口。——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又如:启沃(开诚忠告。旧时指用治国之道开导帝王);启扉(开门);启请(开口询问;请教);启户(开门)
(5) 启发;教育
啟,教也。从攴,启声。——《说文》
不愤不啟。——《论语》
皆啟以商政。——《左传·定公四年》
啟古献公。——《礼记·祭统》
佑啟我后人。——《孟子》
(6) 又如:启诲(开导教诲);启导(开导;启发指导);启机(开启机兆)
(7) 出发;起程
正月啟蛰。——《仪礼·夏小正》。传:“言始发蛰也。”
首啟戎行。——《三国志·武帝纪》
(8) 又如:启行(启程,动身上路);启轮(轮船起航);启锚(谓开船)
(9) 开拓;开创
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韩非子·有度》
启陨箨以艺粟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0) 又如:启土(开拓疆域);启设(创设);启业(开创基业)
(11) 启奏;禀告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又
伏惟启阿母。
某启。——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3) 又如:启帖(叙述情况的帖子);启白(禀告);启问(陈述;禀告)
(14) 烦请;启请 。如:启动(套话。劳驾);启烦(套话。麻烦;多劳)
(15) 通“跽”。跪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诗·小雅·采薇》
(16) 通“晵”。省视,察看
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名词
(1) 书信
方欲奉启告别,遽辱惠问。——苏轼《与王敏仲八首》
(2) 官方文件
官信曰启。——服虔《通俗文》
(3) 中国古代指立春、立夏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啓 | 康禮 | 溪 | 齊開 | 上聲 | 薺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kʰiei | khex/qe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