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

āi lè,āi yuè [ai le,ai yue]
繁体 哀樂
注音 ㄞ ㄩ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āi lè ] :

悲哀和快乐。


[ āi yuè ] :

悼念死者时演奏的悲哀的乐曲。


词语解释

  1. 悲哀与快乐。

    《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其忧喜哀乐感激怨懟之情,一於诗见之。” 清 顾炎武 《路光禄书来感叹成篇》诗:“中年早已伤哀乐,死日方能定是非。” 沈从文 《<沈从文散文选>题记》:“十多个县分的城镇……给我留下人事哀乐景物印象。”

  2. 哀悼死者的音乐。

    巴金 《怀念萧珊》一:“同样地奏着哀乐,我的思想却从挤满了人的大厅转到只有二三十个人的中厅里去了。” 穆青 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电台突然播放出不祥的哀乐。”

引证解释

⒈ 悲哀与快乐。

《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宋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其忧喜哀乐感激怨懟之情,一於诗见之。”
清顾炎武《路光禄书来感叹成篇》诗:“中年早已伤哀乐,死日方能定是非。”
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十多个县分的城镇……给我留下人事哀乐景物印象。”

⒉ 哀悼死者的音乐。

巴金《怀念萧珊》一:“同样地奏着哀乐,我的思想却从挤满了人的大厅转到只有二三十个人的中厅里去了。”
穆青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电台突然播放出不祥的哀乐。”

哀乐的国语词典

悲伤与欢乐。

哀乐的网络释义

哀乐

  • 哀乐,指的是专门用于丧葬或追悼仪式的悲哀乐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哀乐的内容及演奏演唱方式是不同的。中国现用的哀乐有三种说法。
  • 哀乐的翻译

    英语: sorrows
    法语: rassurés
    德语: Und trauern.

    哀乐造句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最容易在神情上表露出来。
    为朋友母亲送行的早晨是阴雾的。大街上人们依旧照行其事。对于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生生死死,关心这些的也只是与之相关的人。告别大厅前来的人不少,人们都想为这个与自己相关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作最后的告别。黑色与白色制造着沉重的气氛,凝重的哀乐直抵内心,撞击着心的频率。读着逝者的脸,此刻深深体会到了永别的含义。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悲喜哀乐。
    这个人性格外向,喜怒哀乐形之于色。
    人的一生充满了喜怒哀乐。
    要记住哀乐相生的道理,避免乐极生悲。
    她在歌声里倾注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因而唱得特别有感情。
    广播里不断响起阵阵哀乐,催人泪下。
    近年来,他也不甘寂寞,往股市上投了一些钱,天天到股市上转一转,便有了喜怒哀乐。
    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新时期中学生的喜怒哀乐,很有教育意义。
    惊天动地的枪炮声,奏响了反动派灭亡的哀乐。
    俗话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
    这本日记,倾注了我中专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吴邪从后面走上来:对家是双鱼座,也许是特意安的灯光营造浪漫气氛。屁个气氛,胖子道:那该放哀乐撒点纸钱营造气氛。线性木头。
    俗话说:一醉解千愁。可俗话又说,借酒浇愁愁更愁。看来,还是少喝酒的好,朋友才是与你分享喜怒哀乐的最好伴侣。
    就是他把神符放在我的眼上,又快乐地在我心弦弹弄出种种哀乐的调子。
    人的生活充满喜怒哀乐等种种感情,但这些感情只占人们生活的百分之一,其余百分之九十九,是在等待中度过的,不是吗?我心急如焚、望眼欲穿,等待着幸福的足音在走廊上震响。
    没有完美的事情,只有完美的心情。事有轻重缓急,心有喜怒哀乐。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才能把快乐享受。十全十美日,愿你以完美心情过幸福生活!
    在音乐中,他仿佛是变成了一条串游在清水河中的鱼儿,没有忧愁,没有喜怒哀乐。
    反复无常让人心生世事的难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反复无常造就了人的坎坷一生,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汉字详情

    āi [ai]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YE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R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动词

    (1) 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名词

    英文翻译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

    方言集汇

    ◎ 粤语: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oi1 [台湾四县腔] oi1 [梅县腔] oi1 [东莞腔] oi1 [客英字典] oi1 [宝安腔] oi1 [沙头角腔] oi1 [陆丰腔] oi1 [海陆丰腔] oi1
    ◎ 潮州话: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開平聲開口一等qai/oiʔɒi
    lè,yuè,lào [le,yue,lao]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Q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VD
    四角: 72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喜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并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

    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

    (3) 安乐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4) 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

    (5) 乐于;安于

    英雄乐业。——《资治通鉴》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洪亮吉《治平篇》

    亦乐生焉。——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

    先生乐游。

    (7) 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

    (8) 感到快乐,享受

    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笑 。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

    名词

    (1) 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

    (2) 乐趣

    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水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

    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

    (4) 姓

    (5) 另见 yuè

    yu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 同本义

    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

    伶伦作乐。——《礼记·世本》

    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

    以乐传教。——《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

    和乐之本。

    置酒设乐。——《汉书·李广苏建传》

    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乐作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

    (5) 乐器

    乐既和奏。——《诗·小雅·宾之初筵》

    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

    (6) 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7) 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乐具入奏。——《诗·小雅·楚茨》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论语》

    (8) 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

    (9) 姓

    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后汉书·列女传》

    动词

    (1) 唱,用口发音乐音

    比单而乐之。——《礼记》

    (2) 奏乐

    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辽史》

    (3) 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

    (4) 另见

    là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lok6 ngok6
    ◎ 潮州话:lak8 ghaoh8 lok8 ng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