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zī xún rè xiàn [zi xun re xian]

词语释义

接受社会大众电话咨询的电话线路。

咨询热线造句

此外,记者昨日从歌友会主办方获悉,歌友会门票不对外出售,全部采取赠票的方式,具体领票方法可访问武汉热线或咨询热线。
利用咨询热线,对求询者实施有效地心理、行为干预,对于预防控制艾滋病具有积极作用。
上周末,我拨通了爱荷华州老家的信息咨询热线。
等便捷通关措施;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时限,保证投诉电话和咨询热线畅通。
他建立了“中国特色植物网”、“中国爱农网”,开通园艺科技咨询热线进行技术推广、科学知识普及。
结论在疫情较重的时期和地区,情绪问题占首位,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是公众寻求心理支持的有效途径。
自杀咨询热线的主管坎普同意卡普兰的看法。
药品广告必须标明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经营企业名称,不得单独出现“咨询热线”、“咨询电话”等内容。
一只孤单的青蛙打电话给心理咨询热线,询问他的将来会怎么样。
目的了解福建省接受健康咨询热线的主要对象的特征以及求询的主要内容,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为了抵制猪流感,全国卫生研究所的疾病咨询热线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系统本周有可能中断。
作为一个咨询平台,该协会致力于为企业家们提供咨询热线辅导。
很多地区的电话簿都附有地方被强奸咨询热线,通过这些热线你可以了解到什么地方接受医疗帮助。
用手机打电话给心理咨询热线,问他们知不知道你到几楼了。
目的:研究大学生对朋辈咨询热线的认知情况及使用态度。

汉字详情

[zi]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UQW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OR
四角: 37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

(2) 同本义

咨,谋事曰咨。——《说文》。字亦作谘。

咨,谋也。——《尔雅》

周爰咨诹。——《诗·皇皇者华》

咨于故实。——《国语·周语》

访问于善为咨。——《左传·襄公四年》

咨亲为询。——《国语·鲁语下》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咨臣以当世之事。

(4) 又

以咨诹善道。

遂随使者倒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三国志·魏志》

(5) 又如:咨叩(咨询求教);咨考(询问查考);咨度(咨询;商酌);咨问(咨询;请教);咨禀(请教;禀告)

(6) 叹息;赞叹

文王流涕而咨之。——《吕氏春秋》

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汉书·韦贤传》

对曰:“巢、 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世说新语·言语》

(7) 又如:咨叹(叹息);咨闵(叹息怜恤);咨惋(叹惜);咨咨(叹息;叹息声)

(8) 用同“龇”。露出

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西游记》

(1) 表示赞赏,相当于“啧”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书·尧典》

尧曰:“咨!尔 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

(2) 又如:咨嗟(赞叹之声);咨玩(赞叹玩赏)

名词

(1) 旧时公文的一种。咨文的简称 。用于同级机关

少保据着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儒林外史》

(2) 又如:咨称(公文上说);咨呈(具文呈报);咨注(载入官牒)

英文翻译

inquire, consult, discuss; plan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海陆丰腔] zih1 [东莞腔] z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cii/zitsi
xún [xun]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QJG
五行:
吉凶:
仓颉: IVPA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旬声。本义:询问,请教)

(2) 同本义

今因经无以询为问罪字,遂用讯不用询,其实讯询一字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询事考言。——《虞书》

周爰咨询。——《诗·小雅·皇皇者华》

询尔仇方。——《诗·大雅·皇矣》

咨亲为询。——《左传·襄公四年》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左传·成公十三年》

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国语》

民俗,事疑必询三老。——马中锡《中山狼传》

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宋· 王安石《上时政疏》

(3) 又如:询悉(询问后得知);探询(探问);咨询(征求意见);询察(稽查访问)

(4) 查考;打听

燕多剧贼… 楚材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尽捕下狱。——《元史》

(5) 又如:询质(查考和质正);询索(查访);询按(查核按验);询究(查考,究门)

(6) 谋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书·舜典》。 孔传:“询,谋。”

(7) 又如:询谋(谋于众人)

(8) 均,协调

四时推六律、六吕,询十有二变,而道宏广。——《尚书大传》

副词

信实,确实 。如:询訏(实在很大)

英文翻译

inquire into, ask about; con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1

宋本广韵

[re]
部首: 403
笔画: 10
五笔: RVY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IF
四角: 55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温度高)

(2)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3)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5)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如:热官(权势显赫的官吏);热势(显赫的权势);热撮撮(威势显赫貌);热地(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6) 形容羡慕至极 。如:热眼(热切的目光);热念(热切的愿望)

(7) 新;新近 。如:热话(方言。新的话题);热尸(刚死的人的尸体。指新近去世者)

(8) 情意深厚 。如:热手辣的(依依不舍);热腹(热心肠);热语(热情、亲昵的话语)

(9) 喧闹;热闹 。如:热乱(胡闹;纷乱);热嘈嘈(形容热闹嘈杂);热闹场(热闹的场所)

(10) 亲热 。如:热乱(亲密,亲热);热火(亲热);热落(亲热);热熟(亲热);热嘴(口头上的亲热);热络(亲热;热和)

(11) 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如:热门货;热门

名词

(1) 滚热的物体

亏之若月,靡之若热。——《韩非子·扬权》

谁能持热,逝不以濯。——《诗·大雅·桑柔》

(2) 热气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汉· 扬雄《解嘲》

(3) 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能已(治)积热。——明· 刘基《苦斋记》

(4) 又如:热入血室(热邪进入下焦、胞宫);热风(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产褥热;回归热;鹦鹉热;鼠咬热

(5) 反常的人体高温;发烧 。如:先给他退热再说

(6) 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如:乒乓热

动词

(1) 加温;使之热 。如:热化(受热而熔化);热饭(给饭或饭菜加热)

(2) 烧,烧灼 。如:热灼(灼热;火烫);热焰(火焰)

(3) 烦躁 。如:热呼辣(焦灼;发烫);热忽刺(匆急;急躁);热躁(焦躁;焦急);热恼(谓焦灼、苦恼)

(4) 激动

英文翻译

hot; heat; fever; restless; zeal

方言集汇

◎ 粤语:jit6

宋本广韵

xiàn [xian]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IJ
四角: 2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戔( 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 同本义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动词

通“骟”。阉割 。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量词

用于抽象事物 。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

英文翻译

line, thread, wire; clu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