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数

hé shù [he shu]
繁体 和數
注音 ㄏㄜˊ ㄕㄨˋ

词语释义

和数 héshù

(1) 几个数的和。也叫“和”

sum of two or more numbers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加起来的总数。也叫和。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而这,是我在未来几日和数周内打算向大家强调的。
2、在长期的趋向中,信息时代的分享与参与不再是零和数游戏,在那儿,某些群体赢了,而另外一些就一定会输。
3、它提供了一个基于数天内的平均失效时间信息和数小时内的失效恢复信息的可用性特性。
4、但这场保护传家宝品种的运动可不止于满足美国人对味道、本地食物和数不尽的番茄品种的追求。
5、明确今天,明天,及将来的数周,数月和数年要采取的步骤,以助推动你成为那种实现自我的人。
6、令人震惊的照片,数堆烤薯片、微型面包圈和数桶冰淇淋,它们仅仅表现的是一个小孩一年在英国消费的垃圾食品数量。
7、此外,还有一个广大的冰河系统、无止尽的森林和数不尽的湖泊遍布在这个高原带。
8、但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能读懂苏博士、会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到100。
9、这就是为什么当我看到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科学和数学时替他们感到伤心。
10、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建立一个疾病监测预警系统,这需要在今后数周和数月中得到加强。
11、该地区还拥有郁郁葱葱的山区乡村、温泉、近海的火山岛、珊瑚礁和数英里的原始海滩。
12、除了着眼于在物质的构建模块以外,早期的哲学家也考虑星星,音乐和数的系统。
13、自2004年以来,谷歌一直在与美国图书馆和数家欧洲出版商携手创建其数字化图书馆,扫描了数百万部图书。
14、之前我们知道土星有七条主光环和数条未命名的微弱光环。
15、通过人孔和数不尽的梯子。
16、从基本的语言和数学学起,学生还要学习知识探索与原理、社会知识、卫生常识和创造技能。
17、西方军队必须认清他们的敌人:不仅是塔利班,还有恐怖主义网络和数不清的地方军阀和暴徒。
18、为了使雕像更加真实,雕刻家说他们研究了数百张的照片和数小时的视频。
19、100多所高校和数个贷款公司已收到了传票或信息征询函。
20、生活方式改变、体育锻炼、营养补充剂、药物和脑锻炼工具,比如字谜和数独,这些都被人们推荐认为是可行的方法以预防认知衰退。
21、迄今为止,我已经花费了四倍多的钱和数不尽的时间。
22、现在,让我们简要看看目前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中这三国的新闻头条和数据点,以便了解全球通胀“前线”的最新状况。
23、在逻辑学和数学说,真理是指不容置疑、理所当然的事物。
24、日本海军自卫队排出了一艘驱逐舰和数个直升机。
25、最新的休息厅中将接待商务舱和头等舱乘客,拥有两间会议室,一间吸烟室,且安装有淋浴设施、一间服务周到的酒吧和数个工作间。

和数的国语词典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目加起来的总数。

和数造句

薪酬管理服务商在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上会有不同,所以你需要比较。
植物表面蜡质的物理结构和数量能够影响植食性昆虫的附着和移动。
民警经搜查,发现大量非法印制的订票费收据、车票往来帐目和数万元现金,起获两张次日北京发往长春的硬卧车票。
同时非常实际的,这一研究也很具有科技性,实验数据将被和数字仿真,小比例实验和出版的理论模型相对比。
通过对磁场曲线形状的处理,测量数据误差计算,判断出最大误差点和数值。
人的手上有百万种细菌,包括几十万种球菌杆菌螺旋菌,除了细菌还有真菌甚至病毒。而研究表明女人手上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比男人还多。所以国际礼仪把男女之间的握手主动权放在女人那边是不公平的。为了尊重对方,人应该避免身体接触,尤其是手。
在这深情的季节里,我好想送你一束盛开的玫瑰和数不尽的祝福!愿这玫瑰的清香能淡淡地散发出对你的柔柔关怀和思念的气息,情人节快乐!
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集成,通过元数据这一中间载体,可以屏蔽其具体的应用差别。
该报告呼吁对科学和数学课程以及考试系统做一次全面的整改。
当前,数据挖掘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正由扩张走向集成和数据管理阶段。
这会让我们失去中国的贸易特许权,而因此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和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结论城市化发展包括城区改造、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对蜚蠊群落结构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恒化器模型是生物和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模型之一。
英语和数学试题对我来说不那么容易。我希望别不及格。
我们将主要关注于应用层和数据库层。
新研制的计算机和数字化通信技术能够使人们自由通信联络。
本文从记忆量和数学模型两个方面对汉字编码输入进行定量分析,提出能用于普及的编码方案就是拼音加调输入法。
奥巴马承诺他的政府将和数字时代紧密相连,而非总是些官样文章。
在使用正交持久性时,无需调用任何保存或持久化方法;属性和数组修改会被自动保存。
生活变成了算术,不断加呀,乘呀,算来算去,算了又算,数学和数目没完没了,像一个大漩涡。这个大漩涡把人的最后一点家当也都席卷而去,吸入那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深渊……茨威格。

汉字详情

hé,hè,huó,huò,hú [he,huo,h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TKG
仓颉: HDR
四角: 269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3) 和顺;平和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4) 和睦;融洽

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6) 喜悦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7) 暖和;和煦;晴和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和无寡。——《论语·季氏》

(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

(9) 适中;恰到好处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10) 指身体健康舒适

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

(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12) 日语的,日本的 。如:汉和辞典;和服。

(13) 搀和,混和。

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动词

(1)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4)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如:这盘棋和了。

(5) 交易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6) 合。汇合;结合 。如:和合。

名词

(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如:讲和;求和;议和。

介词

(1) 与;跟 。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连词

(1) 与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4) 另见 hè;hú;huó;huò;huo。

动词

(1) 应和;跟着唱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3) 附和;响应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5) 答应;允许 。如:和应(犹应和)。

(6) 另见 hé;hú;huó;huò;huo。

动词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2) 另见 hé;hè;huó;huò;huo。

huó

动词

(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

(2) 另见 hé;hè;hú;huò;huo。

huò

动词

(1) 掺合;混杂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量词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

(3) 另见 hé;hè;hú;huó;huo。

英文翻译

harmony, peace; peaceful, calm

方言集汇

◎ 粤语:wo4 w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2 fo2 [海陆丰腔] fo2 fo5 wo2 [梅县腔] fo2 fo5 wo1 wo2 [台湾四县腔] fo2 fo5 wo2 [陆丰腔] fo3 [客英字典] fo2 fo5 [东莞腔] wo2 [客语拼音字汇] fo2 fo4 vo2 vo4 [宝安腔] fo2 | wo2 | fo5 [梅县腔] fo5
◎ 潮州话:hua5(huâ) ho6(hõ) ho5(hô)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戈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ghua/huaɣuɑ
shù,shǔ,shuò [shu,shuo]
部首: 425
笔画: 13
五笔: OVT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VOK
四角: 98440

详细解释

shǔ

动词

(1) (形声。从攴( ),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2) 同本义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数墨(计算书本上的文字)

(4) 比较起来最突出 。如:数一数二;数不着;数得上

(5) 枚举;列举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不可胜数;历数其罪;数之于前

(7) 数落;责备

数,责也。——《广雅》

后世其追数吾过乎。——《列子·周穆五》

使韩仓数之。——《战国策·秦策》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数驳(方言。责备;教训);数骂(数落责骂);数说;数骂(责骂);数让;数道(责难,责备);数喇(数落;数说)

(9) 诉说,称说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

(10) 又如:数贫嘴(油嘴肖舌;耍嘴皮子);数黄道黑(数黄论黑。指说长道短)

(11) 另见 shù;shuò

shù

名词

(1) 数目;数量

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报数(报告数目);数计(以数字来计算);数珠儿(念珠);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3) 底细 。如:心里没有数;心中都有个数

(4) 道数,方法

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5) 技艺,如博弈的技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告子上》

(6) ∶算术,古代六艺之一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7) 气数;命运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唐· 王维《老将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8) 又如:数奇(命运不佳;遭遇不顺);数命(命运);数尽禄终(死亡);数劫(厄运)

(9) 策略;权术

以计求便,以数取利。——汉· 王充《论衡》

(10) 规律;必然性

汉世外戚,自 东、 西京十有余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后汉书》

(11) 道理

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韩非子》

(12) 礼数;仪节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左传·庄公十八年》

(13) 特指方术,如占卜之类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14) 又如:数家(精于术数的人);数术(术数)

数量词

(1) 几个,若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如:数四(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数粒(几粒);数人;数十,数百,数千,数万;数本(几棵;几株);数众(佛教称其教徒人数为“众”,有若干僧则称若干众);数武(几步);数射(几射。射:一箭能及的距离);数家(几派;几家;几户)

(3) 另见 shǔ;shuò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英文翻译

number; several, count; f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u5

宋本广韵

和数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