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mìng míng [ ming ming]
注音 ㄇ一ㄥˋ ㄇ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命名 mìngmíng

(1) 以某个名字或头衔称呼…

化合物命名规律
nominate

(2) 用表示洗礼的仪式为某物(如船只)定名,或举行定名仪式

christen

(3) 给…(如一门科学)取名

要恰当地命名
terminize

(4) 给…取名字

卫星命名为“亚洲一号”
crown

词语解释

  1. 给予名称;定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花屈辱凡十二条:俗徒攀折……种富家园内;与麤婢命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妖孽之名》:“今世俗常谈,惟曰妖孽,曰妖怪,然未知其所以命名之义。”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王沂公生》:“未几,果生一男,遂命名 曾 ,后果状元及第。”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观虀桥》:“ 越城 雷门 内有 观虀桥 ,不知命名之义。” 郭小川 《大海浩歌》:“五年前的春天,一个命名会议在连部召开。”

引证解释

⒈ 给予名称;定名。

宋周密《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花屈辱凡十二条:俗徒攀折……种富家园内;与麤婢命名。”
元刘壎《隐居通议·妖孽之名》:“今世俗常谈,惟曰妖孽,曰妖怪,然未知其所以命名之义。”
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二·王沂公生》:“未几,果生一男,遂命名曾,后果状元及第。”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观虀桥》:“越城雷门内有观虀桥,不知命名之义。”
郭小川《大海浩歌》:“五年前的春天,一个命名会议在连部召开。”

命名的国语词典

取名。

如:「婴儿出生后,由父母替他们命名。」

命名的网络释义

命名

  • “名为万物之始,万物始于无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来自《易经》的道家学说。曰:太极分阴阳为乾坤,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衍生出八八六十四卦。大相(象)无形,大音无声,大能不显,大智若愚。可见东方的早期智者在于设法确定事物的本原起因,而非在一些生活琐碎事物上急于下定义,用文字语言对事物的命名也是慎之又慎、精益求精。”
  • 命名的翻译

    英语: to give a name to, to dub, to christen, to designate, named after, naming
    德语: Benennung (S)​, Nominierung (S)​, benennen (V)​
    法语: nommer, baptiser

    命名造句

    我们学校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失败命名懦夫沉沦,却使勇士奋起。
    人类对光明的追求,以至于有时会直接用它来为周围的事物命名。风景秀丽的黄山有一座山峰,就叫做光明顶。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来到这里,看绚烂的日出,看茫茫的云海。感受光与影带来的美妙。
    好的楼盘命名,不仅富有文化内涵,更应言简意赅,让听众接触到楼盘名字后,对未来生活产生美好的联想。
    船宴,顾名思义,就是以船为设宴场所而命名的宴席。
    继光水库是名从主人而命名的。
    泰罗尔军事长用谁的名字命名了黑鸟秘密战斗机?
    公司的“银城”牌注册商标被河南省命名为著名商标。
    神之湾这款酒正是为了纪念纪龙德河河口而命名的,也是传统酿酒师为了敬重古老的红酒圣地梅多克而得名的。
    美洲甚至不是以克里斯多弗?哥伦布的名字命名的。
    该图书项目命名为‘沉甸甸的历史包裹’,不仅指书本身的物理学重量,更彰显了它们所承载的的厚重历史。
    是的,这就是圣马可教学以它命名的原因。
    采用图片命名方法考察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并进而分析语音计划的单位和序列性。
    蓝色的散兵游勇是这样命名是因为他们似乎落后在衰老的过程,出现以下的人口,他们从那里形成。
    给公司命名为翼虎或是征服者,或许并不令人感到吃惊,对冲基金的管理者不会对前人的失败感到太悲观。
    以房屋数量命名的老地名为数众多,反映出在当年荒郊旷野之中赫然出现的几间房屋,给人带来的惊喜之情。
    我在这个时候通常都会将层重命名,这样管理起来更方便。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我们在老城区的鹅卵石路上走马看花,这里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我们观赏了那些整修一新的老建筑,如令人惊叹的黑顶房子等。
    正如每命名惯例,所有异步方法名字由给创造词加前缀“开始”或“结束”对同步方法的名字。

    汉字详情

    mìng [mi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WGK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RL
    四角: 806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6 m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h/myanq
    míng [ming]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KF
    五行:
    仓颉: NIR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4 m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并清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ɛŋmjeng/mi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