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粥。据《后汉书·冯异传》及《光武帝纪上》载, 光武帝 刘秀 于 更始 二年行军至 呼沱河 (按即 滹沱河 ),时天寒,众皆饥疲, 冯异 进豆粥。明旦, 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 冯异 字)豆粥,飢寒俱解。”后遂有称粥为“呼沱饭”者。
宋 陶穀 《清异录·呼沱饭》:“ 光武 在 滹沱 ,有 公孙 豆粥之荐,至今西北州县有号粥为呼沱饭者。”
引证解释
⒈ 后遂有称粥为“呼沱饭”者。
引据《后汉书·冯异传》及《光武帝纪上》载, 光武帝刘秀于更始二年行军至呼沱河 (按即滹沱河 ),时天寒,众皆饥疲, 冯异进豆粥。明旦, 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 ( 冯异字)豆粥,飢寒俱解。”
宋陶穀《清异录·呼沱饭》:“光武在滹沱,有公孙豆粥之荐,至今西北州县有号粥为呼沱饭者。”
呼沱饭的网络释义
呼沱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2)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呼,外息也。——《说文》(外息,指呼气)
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书·大传》
候呼引针。——《素问·离合真邪论》
(3) 又如:呼哈(呼吸吞吐);呼噏(吐云纳气);呼息(呼吸,喘气);呼翕(呼气和吸气)
(4) 大声叫喊
呼,唤也。——《广韵》
式号式呼。——《诗·大雅·荡》
城上不呼。——《礼记·曲礼上》
媵侍于户外,呼则闻。——《仪礼·士昏礼》
呼河伯妇来。——《史记·滑稽列传》
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夫起大呼。
妇亦大呼。
千百人大呼。
(5) 又如:呼噪(嘈杂地叫喊;喧嚷);呼天(向天呼喊以求助);呼天吁地(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6) 召唤
呼张良与俱去。——《史记·项羽本纪》
前者呼。——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奋呼攻打。——《广东军务记》
忠烈大呼。——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又如:呼之即来;一呼百诺
(8) 称呼
呼宋将军。—— 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呼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9) 又如:自呼其名;呼唱(大声唱名);呼称(称呼);呼谓(称呼,称谓)
(10) 姓
象词
常用来形容迅疾、风声等 。如:呼呼(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呼呼的(像风一样快);呼啦啦(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客英字典]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海陆丰腔]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宝安腔] fu1 [陆丰腔] fu1
◎ 潮州话:hu1 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呼 | 荒烏 | 曉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ho/xu | x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江水支流的通名)
(2) 同本义
沱,江别流也。——《说文》
(3) 又如:沱汜(泛指江水支流)
(4) 可以停船的水湾 。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5) 沱江 。长江的支流,在四川省
形容词
(1) 恸哭的,泪如雨下的
出涕沱若,戚嗟若。——《易·离》
(2) 大雨瓢泼的样子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唐·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o2 [宝安腔] to2 [客英字典] to2 [海陆丰腔] to2 [台湾四县腔] to2
◎ 潮州话:胎窝5(桃)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駝 | 徒河 | 定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dʰɑ | d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名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