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俦

wú chóu [ wu chou]
繁体 吾儔
注音 ㄨˊ ㄔㄡˊ

词语释义

我辈;我类。

词语解释

  1. 我辈;我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遂有 荆江 、 江南 诸郡” 裴松之 注引《山阳公载记》:“ 刘备 ,吾儔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三人不假影为伴, 袁宏 庾亮 皆吾儔。”

引证解释

⒈ 我辈;我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遂有荆江、江南诸郡” 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刘备,吾儔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三人不假影为伴, 袁宏庾亮皆吾儔。”

吾俦的网络释义

吾俦

  • 吾俦(wú chóu)
  • 我辈;我类。
  • 汉字详情

    wú,yù [wu,yu]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G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R
    四角: 10601

    详细解释

    代词

    (1)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3) 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4)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我的住所);吾党(我的同乡;吾辈)

    (5) 我们 。如:吾匹(我类);吾曹(吾辈,吾俦,吾侪,吾等。我们);吾属(我等);吾伦(我辈);吾们(吾人。我们)

    动词

    通“御”。抵御

    厚攻则吾,薄攻则薄吾。——《墨子》

    名词

    英文翻译

    i, my, our; resist, impede

    方言集汇

    ◎ 粤语:ng4
    ◎ 客家话:[梅县腔] ng2 [台湾四县腔] ng2 nga2 [客英字典] ng2 [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2 nga1 [海陆丰腔] ng2 [nga2] [东莞腔] ng2 [宝安腔] 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乎平聲開口一等ngo/nguŋu
    chóu [chou]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DT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QKI
    四角: 25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寿声。本义:伴侣)

    (2) 同本义

    俦,侣也。——《玉篇》

    无介俦。——扬雄《太玄》卷六剧

    (3) 注:“俦,匹也。”

    命俦啸侣。——曹植《洛神赋》

    (4) 又如:俦侣(朋友,伴侣);俦匹(伴侣);俦伴(伴侣,同伴)

    (5) 同类,辈

    俦善博惠。——《鬼谷子·中经》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侯方域《马伶传》

    (6) 又如:俦类(同辈);俦俪(同一品类。同辈);俦伍(同类之人;同等之人)

    动词

    相比 。如:俦比(可与相比者);俦拟(比拟,匹拟)

    代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谁”

    使见善不明,用心不刚,俦克尔。——《法言·修身》

    英文翻译

    companion, mate, colleague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潮州话:胎优5(筹)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