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邓

wú dèng [ wu deng]
繁体 吳鄧
注音 ㄨˊ ㄉㄥˋ

词语释义

1.汉吴汉﹑邓禹的并称。 2.汉吴王濞和邓通的并称。

词语解释

  1. 汉 吴汉 、 邓禹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 吴 邓 之盛功, 王 钟 之素业……僉曰伊人,是以处无懦色。” 胡之骥 汇注:“ 吴汉 、 邓禹 佐 光武 ,起 南阳 ,以成中兴之主。”

  2. 汉 吴王 濞 和 邓通 的并称。

    《史记·平準书》:“故 吴 ,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 邓通 ,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 吴 邓 氏钱布天下。”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 文帝 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吴王 擅鄣海泽, 邓通 专西山, 山 东奸猾咸聚 吴国 , 秦 雍 汉 蜀 因 邓 氏, 吴 邓 钱布天下。”

引证解释

⒈ 汉吴汉、邓禹的并称。

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吴邓之盛功, 王钟之素业……僉曰伊人,是以处无懦色。”
胡之骥汇注:“吴汉、邓禹佐光武,起南阳,以成中兴之主。”

⒉ 汉吴王濞和邓通的并称。

《史记·平準书》:“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 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吴王擅鄣海泽, 邓通专西山, 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 吴邓钱布天下。”

吴邓的网络释义

吴邓

  • 吴邓是指吴汉、邓禹的并称。 出处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G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K
    四角: 6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会意。从口,从矢。矢( ),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形容词

    〈方〉∶大 。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英文翻译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乎平聲開口一等ngo/nguŋu
    dèng [deng]
    部首: 212
    笔画: 4
    五笔: C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NL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英文翻译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