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

wú shān [ wu shan]
繁体 吳山
注音 ㄨˊ ㄕㄢ

词语释义

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吴地的山。三国吴故地的山。 吴地的山。春秋吴故地的山。 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词语解释

  1. 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

  2. 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崧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6. 见“ 吴坂 ”。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⒉ 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 南宋初, 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金海陵(海陵王,即金主完颜亮 )閲柳(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吴山立马之思。”

⒊ 吴地的山。 三国吴故地的山。

《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吴山,凤翔陵楚甸。”
李善注:“孙氏初基武昌,后都建鄴。”
清陈维崧《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

⒋ 吴地的山。 春秋吴故地的山。

唐贾岛《送朱可久归越中》诗:“吴山侵越众, 隋柳入唐疏。”
明徐渭《三茅观观潮》诗:“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⒌ 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吴山楚泽行徧,只欠到瀟湘。”

⒍ 见“吴坂”。

吴山的网络释义

吴山 (冰心孙子)

  • 吴山,男,著名作家及教育家冰心长子吴平与其前妻陈凌霞的儿子。2012年5月31日,吴山在没有告知原告的情况下进入纪念园,并在冰心、吴文藻夫妇的纪念碑上用红油漆刷上8个大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随后遭到陵园管理方的起诉。2012年12月3日在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原告、被告表示愿就修复方案和预算进行调解。
  • 吴山造句

    吴山是江西省临川市某县工作的大学生“村官”。
    记者先后来到南京园的怡亭、南苑的云蔚亭、古吴山庄的揽翠亭,果然发现蜜蜂漫天飞舞,蜜蜂发出的“嗡嗡”声让人根本无法靠近凉亭。
    大明寺栖灵塔历史久远,塔高九级,雄震蜀冈,楚水吴山,尽收眼底,为广陵一大景观,一时间名人荟萃此地,诸名人争相登塔,一睹扬州风光,并留下传世名篇。
    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见狗须不走,见蛇须拱手。不走尔非偷,拱手亦相厚。无欺物自信,能胜谁肯负。不见吴山虎,郭文探其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西陵古号今西兴,越山隔岸吴山青。
    可是,他回到起始点后,再次出发,那一个屈膝、提脚、展臂、拧腰真是进行得酣畅淋漓!跟着路人观看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往吴山广场赶。
    大田县吴山乡旧属德化县管辖,属于闽南地区。
    孩儿巷”的路牌也被搬到了吴山广场?其实,这里是下城公安的“安防体验屋”啦,通俗地说,就是安全家居的样板房。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昨日,安徽商报独家披露了长丰县吴山镇合肥通用变压器厂停业、厂长杳无音信的巨变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数百年来凡登吴山者,均以一尝吴山酥油饼为快事。
    明朝崇祯年间,南直隶徽州府人张小泉来到杭州,住到了吴山脚下的大井巷。
    李刚自负责押运的人那里知道了奇科洛夫斯基的身份之后,那个乐啊,图曼斯基设计局啊,多么牛的一个发动机设计局啊,而听吴山的语气,还是条大鱼。
    提师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
    吴山尽处越山涯,水木清华处处佳。山鸟忽来啼不歇,声声似劝我移家。
    美院的学习为吴山明打下了深厚的水墨基础,毕业后他又尝试了磨漆画的技法,用色强烈而浓郁。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汉字详情

    [wu]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G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K
    四角: 6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会意。从口,从矢。矢( ),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形容词

    〈方〉∶大 。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英文翻译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乎平聲開口一等ngo/nguŋu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