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听阈
(1) 在试验的特定部分中能引起听感的特定信号的最小有效声压值;阈值可用相当于0.0002微巴或1微巴的分贝数来表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能产生听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听觉障碍儿童的听阈是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测试出的。
2、目的了解噪声对飞行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影响及其与纯音听阈的关系。
3、结论ASSR有助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幼儿残余听力的客观评估,尤以高频听阈为佳;
4、这项在老鼠身上的实验显示这些药物在噪声暴露之后能够将永久性听阈位移降低五个分贝。
5、本文利用豚鼠研究了脉冲噪声和空气冲击波暴露后中耳声阻抗的变化和听阈偏移。
6、潜伏期的恢复要早于听阈的恢复。
7、对每个被调查者行耳部检查及纯音听阈检查,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专家委员会重新修订的《残疾标准》,认定听力残疾者。
8、可听阈内的切削声信号包含着丰富的刀具磨损信息。
9、以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作为观察指标。
10、目的了解影响纯音听阈测定的因素,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可变因素的影响,提高听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11、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观察针刺前后患者纯音听阈的变化;
12、以助听后听阈值能否进入言语香蕉图范围来评价助听效果,为使助听效果满意,在测试时可调节助听器的各种调节使扭;
13、作者认为,用下行法测定听阈由于声记忆的存在,影响了测听结果的准确性,不宜采用。
14、在恢复过程中,DPOAE的幅值、检出阈也随听阈一起改善;听阈的恢复率高于幅值和检出阈的恢复率。
15、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听阈检测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神经网络检测方法。
16、两年后,检测每个受试者暂时性听阈位移(TTS),并调查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17、还可导致高频听力损伤,同时语频听阈也升高(P<0.05)。
18、结论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语言频率声场听阈值达到了日常交谈的水平;
19、找出刀具磨损信息在可听阈内的主要集中频段能提高切削声信号的信噪比,改善识别结果。
20、结论TEOAE对中耳病变的诊断较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敏感。
21、结果DPOAE测值与纯音听阈值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22、目的了解神经性渐进性耳鸣、耳聋患者的耳鸣响度与听阈提高速度的关系。
23、结果检查对象的精神运动功能与听力纯音听阈呈负相关趋势;
24、目的:了解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MASSR)对骨导客观听阈及对传导性聋评估的准确性。
25、不同频率随年龄增加听阈增加,而听阈检出率也逐渐下降。结论扩展高频测听可以作为对老年性听力损失进行早期诊断的依据。
26、目的研究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与纯音听阈的差别和相关性。
27、不同性质的传导性病变,使不同频段的骨导听阈降低。
28、在声场测听条件下,对17名儿童(33耳)进行助听前和助听后的声场听阈测试。
29、受试者坐在标准测听室内,由专业技师检查气、骨导纯音听阈。
30、结果表明:DPOAE可以准确地反映患耳相应的频率损失范围,其检出率和幅值与主观听阈水平有关。
引证解释
⒈ 能产生听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听阈的网络释义
听阈
听阈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釿 | 宜引 | 疑 | 眞A | 上聲 | 軫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ngjinx/ngiin | ŋĭ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门槛
阈,门榍也。——《说文》
阈,门限也。——《玉篇》
柣谓之阈。——《尔雅》。注:“阈,门限。”
不践阈。——《礼记·曲礼》
宾入不中门,不履阈。——《礼记·玉藻》
见兄弟不踰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思不出乎门阈。——《汉书·王莽传》
仍增崖而衡阈。——《后汉书·班固传》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论语·乡党》
(2) 又如:阈闱(妇女所居的内室)
(3) 泛指界限或范围 。如:视阈;听阈
(4) 门户;门口
仰瞻城阈,俯惟阙庭。——三国魏· 曹植《应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