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

tīng jiǎng [ting jiang]
繁体 聽講
注音 ㄊ一ㄥ ㄐ一ㄤ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听讲 tīngjiǎng

(1) 听人讲授;上课

listen to a talk or a lecture;attend a lecture;sit in on a class

词语解释

  1. 听人讲授或讲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若不是聚生徒来听讲,怎留得这诗书万古传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説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 丁玲 《韦护》第二章八:“为什么要缺了课,在家里陪我玩?既然是诚心老远跑了来,又花了那么多的听讲费。”

引证解释

⒈ 听人讲授或讲演。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若不是聚生徒来听讲,怎留得这诗书万古传芳?”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説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
丁玲《韦护》第二章八:“为什么要缺了课,在家里陪我玩?既然是诚心老远跑了来,又花了那么多的听讲费。”

听讲的国语词典

聆听授课或讲演。

听讲的网络释义

听讲

  • 听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tīng jiǎng,意思是听人讲授或讲演。
  • 听讲造句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三心二意。
    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不要交头接耳!
    上课要集中精力听讲,不能三心二意的。
    小丽上课总是漫不经心的,根本不认真听讲。
    我们要认真听讲,此外,还要积极完成作业。
    小明上课专心听讲,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
    他总是在上课时吵闹,干扰大家听讲。
    上课时,有的同学用心听讲,有的同学思想溜号,学习效果怎能一样?
    同学们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讲。
    开大会时要注意听讲,不要在下面窃窃私语。
    王老严厉地批评了几个在班上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她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在座位上玩耍,不是摆弄这个,就是摆弄那个。
    同学们上课应认真听讲,不要扰乱课堂纪律。
    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四处张望。
    上课时请同学们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唯独他在开小差。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复习,知识掌握起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老师爱抚地摸着我的头,示意我注意听讲。
    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就不会有提高。
    这么大的太阳还能入木三分的认真听讲座靠的就是心态问题。

    汉字详情

    tīng [ting]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HM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英文翻译

    hear; understand; obey, comp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teng1 ting1 t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宜引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ngjinx/ngiinŋĭĕn
    jiǎng [ji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F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TT
    四角: 35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冓( gōu)声。本义:和解)

    (2) 同本义

    讲,和解也。——《说文》

    而秦未与 魏讲也。——《战国策·西周策》

    与魏讲罢兵。——《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大载礼记·千乘》

    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

    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战国策·赵策》

    (3)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

    (4)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道士讲火经。——唐· 李朝威《柳毅传》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

    (6) 练习;操练

    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

    (8) 用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9) 评议;论说 。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10) 说,用言语表达 。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

    (11) 协商、谈判 。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12) 注意 。如:讲卫生;讲质量

    (13) 讲求 。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

    英文翻译

    explain; discuss; talk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