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朝鸡

tīng cháo jī [ ting chao ji]
繁体 聽朝雞
注音 ㄊ一ㄥ ㄔㄠˊ ㄐ一

词语释义

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词语解释

  1. 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常侍制 秩 ,居 汝阴 ,与 王深父 皆有盛名於 嘉祐 治平 之间,屡召不至,虽 欧阳文忠公 亦重推礼之,其诗所谓‘笑杀 潁川 常处士 ,十年骑马听朝鸡’者是也。 熙寧 初, 荆公 当国,力致之……尝一日,大雪趋朝,与百官待门於仗舍,时 秩 已衰,寒甚不可忍,喟然若有所恨者,乃举 文忠 诗以自戏曰:冻杀 潁川 常处士 ,也来骑马听朝鸡。”

引证解释

⒈ 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常侍制秩,居汝阴,与王深父皆有盛名於嘉祐治平之间,屡召不至,虽欧阳文忠公亦重推礼之,其诗所谓‘笑杀潁川常处士,十年骑马听朝鸡’者是也。

熙寧初, 荆公当国,力致之……尝一日,大雪趋朝,与百官待门於仗舍,时秩已衰,寒甚不可忍,喟然若有所恨者,乃举文忠诗以自戏曰:冻杀潁川常处士,也来骑马听朝鸡。”

听朝鸡的网络释义

听朝鸡

  • 听朝鸡,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
  • 汉字详情

    tīng [ting]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HM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英文翻译

    hear; understand; obey, comp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teng1 ting1 t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宜引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ngjinx/ngiinŋĭĕn
    zhāo,cháo [zhao,chao]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F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JB
    四角: 47420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āo)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名词

    (1) 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快步走。)——《史记·萧相国世家》

    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朝国(朝廷,国家);朝典(朝廷的典章礼制);朝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3) 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杂句》

    (4) 又如:唐朝;清朝

    (5) 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刘备和刘禅统治时期。)——杜甫《蜀相》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6) 又如:三朝元老;一朝天子一朝臣

    (7) 政府 。如:朝官;朝奉(原为宋代官名,后通称富翁、土豪或管事的)

    (8) 朝政,国家大事 。如:不听朝;朝柄(朝政的权柄)

    (9) 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介词

    (1) 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唐·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2) 又如:朝前看;大门朝东开;应该朝好的方面想

    (3) 另见 zhāo

    zhāo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 同本义

    朝,旦也。——《说文》

    朝,早也。——《尔雅·释诂》

    自朝至于日中。——《书·无逸》

    周人祭日以朝及誾。——《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诗·商颂·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歌夜弦。(弦:弹琴。)——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朝雉徒歌(像早晨的山鸡一样鸣叫高歌);朝趁暮食(形容穷苦,早上挣到钱,晚上才得吃);朝上;朝夕乌(同“朝夕鸟”。朝去暮归的乌鸦);朝夕相处(彼此天天在一起);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旦;朝不及夕(极言处境危急);朝升暮合(谓零碎地籴米。形容生活艰难,勉强度日);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朝夷暮跖(早被誉为伯夷,晚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朝欢暮乐(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朝市(早市)

    (4) 早餐 。如:朝舗(早晨餐食)

    (5) 指短时间 。如:朝旦;朝昔;朝昼

    (6) 日;天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7) 又如:今朝;明朝

    (8) 姓

    (9) 另见 cháo

    英文翻译

    dynasty; mo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ciu4 ziu1
    ◎ 客家话:[梅县腔] zhau1 chau2 [宝安腔] cau2 |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zeu1 [沙头角腔] cau2 zau1 [台湾四县腔] cau2 zeu1 ceu2 [客英字典] zhau1 chau2 cheu1 cheu2 [海陆丰腔] zhau1 chau2 [东莞腔] zau1 cau2 [陆丰腔] chau3 zhau1 [梅县腔] c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遙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ţĭɛutrieu/tyeu
    [ji]
    部首: 514
    笔画: 7
    五笔: CQ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PYM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英文翻译

    chick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i1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