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写

tīng xiě [ting xie]
繁体 聽寫
注音 ㄊ一ㄥ ㄒ一ㄝˇ

词语释义

听写 tīngxiě

(1)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不参考其它资料,凭记忆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英语老师又在让学生听写单词
dictation

词语解释

  1.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引证解释

⒈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听写的国语词典

一边听一边写。为一种语言或音乐教学的方式。以语言教学为例,方法是选择一段文字,由教师朗读,令学生笔录。目的是练习学生的听觉与书写的能力,以测验其了解的程度。

听写的网络释义

听写

  • 听写,是指在学习人类语言时,进行的一种强化记忆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学习汉语和英语中。学习汉语时,我们一边听老师或者同学在旁边念,一边用笔在本子上把自己听到的文字拼写出来;学习英语时,做听写主要是靠老师和CD机播放要听写的内容。
  • 听写,又名默书,是一种教学方式,由一个人(通常是老师或者父母来充当这个角色)来读一些词语,或句子,由学生(或子女)来写下相对应的文字。
  • 听写造句

    只要你肯下定决心,英语的听写能力一定可以一日千里。
    不少用逆向法学习的人都反映,只要一坐下来听写,三四个小时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最后,我们听写了第七十八课剩下的八个对话。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在六周后,他们不论是不是同时要接受听写,阅读速度、理解力都一样。
    接着,她又听写了第七十五课的新单词和几个句子。
    字词听写我得了“优”,自己发现里面有错字,我马上把错字改过来,并告诉老师。
    最后一个词是云烟氤氲,听写结束。
    在昨天的听写中这个单词没有拼定对。
    采用汉语失写检查法详细检查其书写情况,内容包括自动书写、抄写、听写、看图书写、主动书写。
    每天,学校不光给孩子留作业,还要给家长留作业,听写、签字、掐表、小报……一样接一样,没完没了。
    语音识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在听写机、电话查询系统、家电控制等诸多领域获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鹌鹑蛋、盥洗室、戗面馒头……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词语,而能正确听写的人却很少。
    不是对无关单词进行听写,现在听写的单词表中偷偷插入了模式,有时候是整句话。
    复合式听写要求的是听,理解,记忆,拼写,组织五位一体的能力。
    斧钺、锦衾、睥睨……这些词你能听写出来吗。
    “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规范了汉字听写的基本功,也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还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激情,王进宝说,日后会增加汉字文化这方面的选修教材。
    本研究综合考察汉语阅读获得与发展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注音、命名与组词,听写与多重选择的关系。
    在中华字典博物馆内,学子们身着清代古装,进行汉字听写互动。
    信不信当灵感向我说话时我想到的是一把圣琴,我把它的口授听写下来?
    今天晚上,她把第九十二课的所有内容都听写了一遍,确实花费了我们一些时间。

    汉字详情

    tīng [ting]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HM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英文翻译

    hear; understand; obey, comp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teng1 ting1 t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宜引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ngjinx/ngiinŋĭĕn
    xiě [xie]
    部首: 218
    笔画: 5
    五笔: PGNG
    五行:
    仓颉: BYSM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舃( )声。本义:移置;放置)

    (2)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 蜀、 荆地材皆至。——《史记》

    (4)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晋· 陆云《失题》

    (5) 又如:写心(抒发内心感情);写志(发抒情志);写情(抒发感情);写怀(抒发情怀);写念(抒发思念之情);写思(抒发情思);写神;写忧(发抒排除忧闷)

    (6) 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号》

    (7) 又如:写卷头(乡试时,考生在考前领取空白试卷,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履历后交回。入场时到二门口再发给);写字洞(办公室);写染(指书法、绘画、写诗、作文等笔墨之事)

    (8) 抄写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9) 又如:写白(誊清);写手(抄手);写书(抄写书籍);写经(抄经);写录(抄录)

    (10) 仿效;描绘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

    (11) 又如:写物(描绘人或物);写境(描写环境);写载(描画);写状(描摹形状);写貌(描绘形象);写妙(描绘传神);写放(描画实物)

    (12) 画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13) 又如:写像(画像);写载(描画);写生;写影(画像;作画);写真图,写真像(画像);写形(画像,图写形貌)

    (14) 写作,创作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孙犁《秀露集》

    (15) 又如:写定(写成定本);写法(写作方法)

    (16) 签订 。如:写纸(订阅契约);写工(签订做长工的合同);写雇(雇用);写立(签订)

    (17) 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write; draw, sketch; com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se2
    ◎ 潮州话:sia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