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涩

lìn sè [ lin se]
注音 ㄌ一ㄣˋ ㄙㄜˋ

词语释义

吝涩 lìn sè

(1) 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始,家富而性吝涩。——《三国志·曹洪传》
stingy;skimpy;chinchy;close-fisted;mingy; mean; niggardly; be mean and stingy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吝啬"。

汉字详情

lìn [li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YKF
五行:
仓颉: YKR
四角: 0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2)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吝,恨惜也。——《说文》。字亦作恡,作悋。

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方言十》

以往吝。——《易·蒙》

坤为吝啬。——《易·说卦》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出纳之吝。——《论语》。皇疏:“难惜之也。”

商甚恡于财。——《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

改过不吝。——《书·仲虺之诰》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袁枚《黄生借书说》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吝色(舍不得的神情);吝情(舍不得的表情)

(4) 认为耻辱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张衡《应间》

(5) 吝啬;小气

固吝者何。——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赏赐无所吝。——清· 邵长蘅《清门剩稿》

(6) 又如:吝爱(过分吝啬);吝悭(吝啬);吝简(吝啬);吝骄(吝啬而骄傲)

(7) 非分贪求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楙字 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三国演义》

(8) 感到为难 。如:吝色(为难的神色);吝道(困难之道)

英文翻译

stingy, miserly, parsimon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n5 [海陆丰腔] lin6 nin6 [梅县腔] nin5 lin5 [宝安腔] lin5 [客英字典] nin5 lin5 [东莞腔] lin3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台湾四县腔] lin5 n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良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lĭĕnlinh/linn
[se]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VYH
五行:
仓颉: ESIM
四角: 3711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 )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2) 同本义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3)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4) 味不甘滑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5)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重)

(6) 说话、写文章迟钝艰难、生硬、不流畅

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宋书·南郡王(刘)义宣传》

(7) 又如:生涩(言词、文字等不流畅);文句艰涩;涩笔(看似拟古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涩僻(文词生涩冷僻);涩辞(言语迟钝);涩体(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8) 道路险阻;不通畅的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涩难(险阻);涩道(无级次的石砌陡斜小路);涩滞(险阻;不通畅)

(10) 急。如:涩奈(涩耐。心意不安,羞渐,差涩)

英文翻译

astringent; harsh; uneven, 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sap1 sap3
◎ 潮州话:思奄4(倏)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