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嫉

lìn jí [ lin ji]
注音 ㄌ一ㄣˋ ㄐ一ˊ

词语释义

1.贪婪嫉妒。

词语解释

  1. 贪婪嫉妒。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如何吝嫉,摇之笔端。” 李善 注:“吝嫉,谓有司贪吝嫉妬也。”

引证解释

⒈ 贪婪嫉妒。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如何吝嫉,摇之笔端。”
李善注:“吝嫉,谓有司贪吝嫉妬也。”

吝嫉的网络释义

吝嫉

  • 贪婪嫉妒
  • 《文选·潘岳》:“如何吝嫉,摇之笔端。” 李善 注:“吝嫉,谓有司贪吝嫉妬也。”
  • 汉字详情

    lìn [li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YKF
    五行:
    仓颉: YKR
    四角: 0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2)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吝,恨惜也。——《说文》。字亦作恡,作悋。

    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方言十》

    以往吝。——《易·蒙》

    坤为吝啬。——《易·说卦》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出纳之吝。——《论语》。皇疏:“难惜之也。”

    商甚恡于财。——《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

    改过不吝。——《书·仲虺之诰》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袁枚《黄生借书说》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吝色(舍不得的神情);吝情(舍不得的表情)

    (4) 认为耻辱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张衡《应间》

    (5) 吝啬;小气

    固吝者何。——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赏赐无所吝。——清· 邵长蘅《清门剩稿》

    (6) 又如:吝爱(过分吝啬);吝悭(吝啬);吝简(吝啬);吝骄(吝啬而骄傲)

    (7) 非分贪求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楙字 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三国演义》

    (8) 感到为难 。如:吝色(为难的神色);吝道(困难之道)

    英文翻译

    stingy, miserly, parsimon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n5 [海陆丰腔] lin6 nin6 [梅县腔] nin5 lin5 [宝安腔] lin5 [客英字典] nin5 lin5 [东莞腔] lin3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台湾四县腔] lin5 n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良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lĭĕnlinh/linn
    [ji]
    部首: 323
    笔画: 13
    五笔: VUTD
    五行:
    仓颉: VKOK
    四角: 40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2) 同本义。泛指忌妒

    嫉,妒也。——《广雅》

    各兴心而嫉妒。——《楚辞·离骚》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众女嫉予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 又如:嫉诬(因嫉妒而诬告);嫉病(忌妒指责);嫉心(嫉妒之心);嫉毁(嫉妒毁谤)

    (4) 憎恨

    荀卿嫉浊世之政。——《史记·荀卿列传》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嫉恶(憎恨邪恶的人。也作疾恶);嫉邪(憎恨邪恶);嫉俗(憎恨不良的社会习俗)

    英文翻译

    jealousy; be jealous of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t8 [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台湾四县腔] cit8 [海陆丰腔] cit8
    ◎ 潮州话:zib8(chîp) [澄海、饶平、潮阳]zig8(chîk) [揭阳]zêg8(chê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zʰiziih/dz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