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

míng jiào [ ming jiao]
注音 ㄇ一ㄥˊ ㄐ一ㄠˋ

词语释义

名声与教化。

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词语解释

  1. 名声与教化。

    《管子·山至数》:“昔者 周 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通於天下。”

  2. 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重名教,以矫衰弊之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或为干城之选,则当奏绩於疆埸;或为礼乐之司,则宜建功於名教。”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明明是现代人……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

引证解释

⒈ 名声与教化。

《管子·山至数》:“昔者周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通於天下。”

⒉ 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宋曾巩《上杜相公书》:“重名教,以矫衰弊之俗。”
太平天囯洪仁玕《干王洪宝制》:“或为干城之选,则当奏绩於疆埸;或为礼乐之司,则宜建功於名教。”
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明明是现代人……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

名教的国语词典

名分与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与伦常道德为准则的礼法。

名教的网络释义

名教

  • 名教,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
  • 名教造句

    阮籍的人生观主要是“逍遥浮世”,要自由地生活,游戏于人间;人生的践履是“遗落世事”,即摆脱世事的羁绊、名教的束缚,一任逍遥。
    德莱克济慈是南非西好望角省大学的一名教授。
    一名教师因为闯红灯被开罚单。
    譬诸家有十子,或披剃出家,或博弈饮酒,虽一则求道,一则无赖,其善恶之性质迥殊,要之不顾父母之养,为名教罪人则一也。
    例如,在象语言类那样看电视教育节目时,你能获悉外语没有一名教师。
    教研室一名教员跟车看射击后,发现他有一个痼癖动作即将射击时,小王总是习惯抬头找表尺。
    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上午考试的时候,就是因为眼前的这名天才学生而令他不得不舍车保帅,干掉了一名教师。
    汇东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宋水华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学校的骨干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没有闲着,而是利用假期,分任务、分章节编排导学案。
    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
    刚刚结束休假返回中国的知名教练米罗西,日前对记者谈起过去几个月的青训工作时这样说。
    父亲是牙科矫形医生,妈妈是一名教师。
    这名教师穿着背带裤,戴着眼镜,头上还有一顶圆形东欧帽。
    徐特立公园以纪念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为主题。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作为青岛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由岛城著名教练国作金、张全利担任顾问,原澳柯玛女足教练王勇老师担任校内指导。
    除此之外,儒家还以纲常名教为主,以仁义忠孝智为干,汇成一套王道之剑。
    老姐拣到我的时候,在我背后有只香灰掌印,易学大师说我十八年前就已经死了,而我的名字却奇怪地出现在困扰知名教授十年之谜的谶语中。
    一项最令人震惊的舞弊中,一名教师被指将一张写有答案的纸放在铅笔刀旁,然后鼓励他的学生去削铅笔。
    广东省委老干局请贺卫方讲座,如果仅仅是因为他是北大著名教授,又是专搞法学的,而忽略他在舆论场上的形象,未必就不可以。
    ,纲常名教这些东西还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KF
    五行:
    仓颉: NIR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4 m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并清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ɛŋmjeng/mieng
    jiào,jiāo [jiao]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T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DO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英文翻译

    teach,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