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

tóng mén [ tong men]
繁体 同門
注音 ㄊㄨㄥˊ ㄇㄣˊ

词语释义

同门 tóngmén

(1) 同师受业

be taught by the same master

(2) 亦指同师受业者

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汉书·孟喜传》
pupils of the same master

(3) 同乡里的人

persons from the same village

词语解释

  1. 同师受业。亦指同师受业者。

    《礼记·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 汉 郑玄 注:“羣,谓同门朋友也。”《汉书·儒林传·孟喜》:“同门 梁丘贺 疏通证明之。” 颜师古 注:“同门,同师学者也。”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同门》:“然则同门之谊, 唐 人已与同年并重矣。”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他的同门 慧均 著《四论玄义》,也讲到各家对佛性不同的主张。”

  2. 同一里门。谓同里。

    《韩非子·亡徵》:“公壻公孙与民同门,暴慠其邻者,可亡也。”

  3.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因同为一家之婿,故称。

    《尔雅·释亲》“两壻相谓为亚” 晋 郭璞 注:“今 江 东人呼同门为僚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尔雅》曰:‘两壻相并为亚。’《诗》:‘琐琐姻婭’是也。《严助传》呼友婿, 宋 时人谓之连袂,又呼连襟, 闽 人谓之同门。”

引证解释

⒈ 同师受业。亦指同师受业者。

《礼记·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 汉郑玄注:“羣,谓同门朋友也。”
《汉书·儒林传·孟喜》:“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
颜师古注:“同门,同师学者也。”
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同门》:“然则同门之谊, 唐人已与同年并重矣。”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他的同门慧均著《四论玄义》,也讲到各家对佛性不同的主张。”

⒉ 同一里门。谓同里。

《韩非子·亡徵》:“公壻公孙与民同门,暴慠其邻者,可亡也。”

⒊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因同为一家之婿,故称。

《尔雅·释亲》“两壻相谓为亚” 晋郭璞注:“今江东人呼同门为僚壻。”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尔雅》曰:‘两壻相并为亚。’《诗》:‘琐琐姻婭’是也。 《严助传》呼友婿, 宋时人谓之连袂,又呼连襟, 闽人谓之同门。”

同门的国语词典

同师受业的人。

同门的网络释义

同门

  • 《同门》是邱礼涛执导的一部动作片,余文乐、江若琳、蔡少芬主演。
  • 电影讲了南区,龙蛇混集,瘴气污烟,由五大帮派掌管地下秩序。区内声色犬马,各派各占地盘,表面相处融和;繁荣共享,甚少磨擦的故事。
  • 同门 (汉语名词)

  • 同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óng mén,释义为同师授业,亦指同师受业者;也指同乡里的人。《礼记·檀弓上》等均有记载。
  • 同门造句

    妻子为同门师妹宁中则,独女岳灵珊,令狐冲是他的大弟子,还有劳德诺、梁发、施戴子、高根明、陆大有、英白罗等徒弟。
    魍魉也是曾在祝融麾下学习过巫术,与重黎也算了是同门兄弟,之间感情是极好,此次本是前来找当年兄弟耍玩,却见重黎如此悲伤,也就上前劝阻。
    黑蛟双手紧握成拳,足有人头大,捶打他那如同门板般宽厚的胸膛,发出擂动巨鼓般的声响,震人耳膜,让鸿烈等人竟产生了瞬间的失神。
    斩风有些惊讶,既然都是同门,异地相逢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幽儿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其中似乎别有隐情。
    不是飞羽小心敬慎,只是客栈里住着我几位同门师兄妹,心中有所牵挂而已。
    我可没兴趣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同门师弟动手,我去找些吃得来,此处也算隐蔽,我等真气也是消耗殆尽,趁此休息些时日。
    在各门楼旁边也有铺道,同门楼一样长,这是低铺道。
    都是些规定弟子,须尊师重道,入孝出悌,不得同门相残,忤逆不孝,须除恶扬善,行侠仗义,不得为非作歹,持强凌弱之类的门规。
    “现场之王”美称的摇滚歌手谢天笑近日签约树音乐,与摇滚女歌手罗琦成为同门,同时巡演启动。
    三指相会,开口不离本,出于不离三,方是同门洪脉亲。
    这一切不过是瞬眼间的事情,周围王树光的同门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熊头人已经一招之间杀了王树光,抓着他的心脏退了回来。
    眼下师兄朝不保夕,我身为同门师弟不可冷眼旁观,漠然置之。
    同时,许多社会价值观是相同的,有细微的差别同门。
    况且这同门行礼是不需要磕头礼拜的,只需拱手作揖便可,你可要记住。
    其中一人,拿下背上长弓,不待三人反应就朝着天空射出一只响箭,空中响起尖锐刺耳的声音,这些人明显在通知同门。
    她是我在华山修道时的同门,叫做张娥真,是神堂堡主的女儿。
    纯金剑鞘决定处理掉戴天然等五人的尸体,并不是出于对同门的痛惜,只是不想因之而暴露了剑阁的秘密和行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伊始,一伙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不同门派的盗墓贼,在一次盗墓行动中,无意间挖出了一枚石磬。
    女孩叫叶小静,和我年纪一般大,是他们的同门师妹,至于他们的门派,李轩则绝口不提。
    你给我住嘴,我的人即便是做错了,也轮不到你来教训!伤我同门,此仇不报,我就不叫洛姬!明日午时,竟技场来受死!若是怕了,就叫我一声祖奶奶,免你一死!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