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

tóng dào [ tong dao]
注音 ㄊㄨㄥˊ ㄉㄠˋ

词语释义

同道 tóngdào

(1) 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帝王治世,百代同道。——《论衡》
same thought;same principle

(2) 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同道中人
same pursuit;same line

(3) 同路

同道人
go the same way

词语解释

  1. 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孟子·离娄下》:“ 孟子 曰:‘ 禹 稷 颜回 同道。’” 朱熹 集注:“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

  2. 行为相同。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 ﹞曰:‘ 伯夷 、 伊尹 何如?’﹝ 孟子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伯夷 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伊尹 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苏代 对曰﹞今 秦 楚 争彊而公党於 楚 ,是与 公孙奭 、 甘茂 同道也,公何以异之?”

  3. 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唐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诗:“平生颇同道,相见日相亲。” 唐 李涉 《六叹》诗序:“録之私斋,以示同道。” 宋 欧阳修 《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四折:“原来是同道人 杨孝先 。”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我知道在人生意义上,你我彼此之间的意见很不同,所以必须另求一位同道的人。”

  4. 犹同行。行,行业。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 孙子 曰:‘看咱同道面,你若肯降我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两家同道中又是对手,正好做一对儿夫妻。”

  5. 同路。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同路人者……是一时同道的伴侣罢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他同道的一个 俄国 女郎说道:‘可怕得很!可怕得很!’”

引证解释

⒈ 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 禹稷颜回同道。’”
朱熹集注:“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汉王充《论衡·齐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

⒉ 行为相同。

《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曰:‘ 伯夷、伊尹何如?’﹝孟子﹞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伊尹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苏代对曰﹞今秦楚争彊而公党於楚,是与公孙奭、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

⒊ 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唐张谓《夜同宴用人字》诗:“平生颇同道,相见日相亲。”
唐李涉《六叹》诗序:“録之私斋,以示同道。”
宋欧阳修《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原来是同道人杨孝先。”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二:“我知道在人生意义上,你我彼此之间的意见很不同,所以必须另求一位同道的人。”

⒋ 犹同行。行,行业。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孙子曰:‘看咱同道面,你若肯降我么?’”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两家同道中又是对手,正好做一对儿夫妻。”

⒌ 同路。

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同路人者……是一时同道的伴侣罢了。”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他同道的一个俄国女郎说道:‘可怕得很!可怕得很!’”

同道的国语词典

思想、观念相同。

如:「那天我和他同道回家。」

同道的网络释义

同道

  • 同道,指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 同道的翻译

    英语: same principle
    德语: Gleichgesinnter, Berufskollege, Kollege
    法语: même principe

    同道造句

    我与他们志同道合,便加入了火车迷队伍。
    小明和小强志同道合,都喜欢武术,在大学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武学社。
    小陈和我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而与现在的先生,则是生活上的志同道合。
    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两个人志同道合,今天碰到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此人表里如一,说话出口成章,做事别出心裁,他短小精悍和我志同道合。
    他们本非志同道合的人,现在却在同一条道上,只因为利益驱使。
    每逢假日,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小聚,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别的地方都很志同道合。
    一个人总需要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
    花些时间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处。
    他们志同道合,合开了一家音乐社。
    这一对伉俪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他俩志同道合,真可谓莫逆之交。
    他们两个人志同道合,提出一些看法,如同以石投水,一拍即合。
    一个人虽有诸多朋友,但称得上志同道合的,不过一二人而已。
    这对年轻夫妇,志同道合,相敬相爱,定能白头偕老。
    我们三个人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多参加各种活动,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