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轨

tóng guǐ [ tong gui]
繁体 同軌
注音 ㄊㄨㄥˊ ㄍㄨㄟˇ

词语释义

车辙宽度相同。 引申为同一﹑一统。 指古代华夏诸侯国。 谓同路而行。 比喻方法﹑法则等相同。

词语解释

  1. 车辙宽度相同。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2. 引申为同一、一统。

    《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 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 清 王韬 《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

  3. 指古代 华夏 诸侯国。

    《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 杜预 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旧唐书·李珏传》:“今遵同轨之会,适去於中邦;告远夷之使,未復其来命。”

  4. 谓同路而行。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5. 比喻方法、法则等相同。

    《韩非子·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文选·班固<幽通赋>》:“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李善 注引 刘德 曰:“人道既然,仰视天道,又同法也。” 南朝 齐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葢闻佛之兴世也,古昔一法,万界同轨。”

引证解释

⒈ 车辙宽度相同。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⒉ 引申为同一、一统。

《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
颜师古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胡三省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
清王韬《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

⒊ 指古代华夏诸侯国。

《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
杜预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
汉班固《白虎通·崩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
《旧唐书·李珏传》:“今遵同轨之会,适去於中邦;告远夷之使,未復其来命。”

⒋ 谓同路而行。

唐杜甫《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⒌ 比喻方法、法则等相同。

《韩非子·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
《文选·班固<幽通赋>》:“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李善注引刘德曰:“人道既然,仰视天道,又同法也。”
南朝齐谢镇之《与顾道士书》:“葢闻佛之兴世也,古昔一法,万界同轨。”

同轨的国语词典

车轨广狭相同。

同轨的网络释义

同轨

  • 拼音 tóng guǐ
  • 注音 ㄊㄨㄙˊ ㄍㄨㄟˇ
  •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guǐ [gui]
    部首: 405
    笔画: 6
    五笔: L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KN
    四角: 445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2) 同本义

    轨,车辙也。——《说文》

    经涂九轨。——《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

    车不得方轨。——《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礼记·中庸》

    (3) 又如:轨距

    (4) 车轮的痕迹,车辙

    轨,迹也。——《广雅》

    轨,车辙也。——《玉篇》

    兵车之轨交于天下。——柳宗元《辩侵伐论》

    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孟子·尽心下》

    (5) 又如:轨迹(车的辙迹);轨躅(车轮辗过的痕迹)

    (6) 法则、法度

    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管子·山国轨》

    东平失轨。——《汉书·叙传》。注:“法则也。”

    缘法循理谓之轨。——《贾子道术》

    轨事之大者也。——《汉书·贾山传》。注:“谓法度”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轨等(法度与等级);轨仪(规范,法则);轨法(轨范法则);轨事(法度,法则);轨模(法则,楷模)

    (8) 道,导轨

    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淮南子·本经训》

    (9) 又如:轨度;轨道;出轨;单(双)轨;出轨;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10) 车子

    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左思《蜀都赋》。 刘良注:“轨,车也。躅,迹也。”

    回轨异途。——《三国志·郤志传》

    (11) 道路;途径

    异轨同奔。——《宋书·谢灵运传论》

    (12) 又如;轨途(道路);轨路(道路)

    (13) 统计 。如:轨官(古时主掌会计事宜的官);轨数(统计理财的方法)

    (14) 盗窃或作乱的坏人

    臣闻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左传·成公十七年》

    (15) 又如:奸轨(作乱偷窃之人)

    动词

    (1) 依循,遵循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轨轨(遵循轨迹);轨法(遵循法度);轨承(遵循承奉)

    英文翻译

    track, ru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