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同窗
(1) 同学
词语解释
亦作“ 同窓 ”。在一起读书。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书》:“令嗣气质甚湻,已令就 潘叔度 舍傍书室……同窗者,乃 叔度 之弟 景愈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我有个同窗故友,姓 韩 名 辅臣 。” 清 李渔 《风筝误·议婚》:“当初还有 韩 家姪儿,同窓砥礪。” 沙汀 《闯关》一:“当其同窗的时候,他们是很少交往的。”
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这等説,是敝同窓了。” 郭沫若 《女神·光海》诗:“我有个心爱的同窗,听说今年死了。”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信是一个大学时代的老同窗写来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同窓”。
⒉ 在一起读书。
引宋吕祖谦《与朱侍讲书》:“令嗣气质甚湻,已令就潘叔度舍傍书室……同窗者,乃叔度之弟景愈。”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
清李渔《风筝误·议婚》:“当初还有韩家姪儿,同窓砥礪。”
沙汀《闯关》一:“当其同窗的时候,他们是很少交往的。”
⒊ 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
引清李渔《比目鱼·入班》:“这等説,是敝同窓了。”
郭沫若《女神·光海》诗:“我有个心爱的同窗,听说今年死了。”
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信是一个大学时代的老同窗写来的。”
同窗的国语词典
同学。
如:「同窗四载」、「同窗共砚」。
同窗的网络释义
同窗 (汉语词语)
同窗的翻译
同窗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重复。本义:聚集)(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2) ——见“胡同”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dung | dʰ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穴,囱(
)声。“窗”本作“囱”( ),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2) 同本义。也作“囱” 。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
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说文》
四旁两夹窗。——《考工记·匠人》。注:“窗助户为明。”
天窗绮疎。——王逸《鲁灵光殿赋》
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论衡·别通》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归有光《项脊轩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乐府《木兰诗》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窗下(窗户下;上学读书);窗友(旧时指塾中同学);窗格(有格子的窗户;又称窗槅);窗子眼(窗格子);窗下功夫(指学问)
(4) ∶一种小的开口,尤指在中耳与内耳之间的骨上有膜覆盖的两个小口之一 。如:前庭窗;蜗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海陆丰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东莞腔] cong1 [梅县腔] c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囪 | 楚江 | 初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ʧʰɔŋ | chrung/che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