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

tóng rén [ tong ren]
注音 ㄊㄨㄥˊ ㄖ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同人 tóngrén

(1) 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colleagues

(2) 也称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 梁启超《谭嗣同传》
person of the same belief or conviction

词语解释

  1. 《易》卦名。离下乾上。意为与人和协。

    《易·同人》:“同人于野,亨。” 孔颖达 疏:“同人,谓和同於人。” 朱熹 本义:“与人同也。”

  2. 引申为归向之民。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 殷 牖斯空, 夏 臺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

  3. 志同道合的朋友。

    唐 陈子昂 《偶遇巴西姜主簿序》:“逢太平之化,寄当年之欢,同人在焉,而我何叹?” 元 陈高 《岁首自广陵入高邮舟中作》诗:“孤舟无同人,相依唯僕夫。”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明季社事缘起》:“号召同人,创为復社。” 朱德 《党的统一战线成功》诗:“统战成功同人悦,孤立敌人动不得。”

  4. 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共事者或同一行业中人。

    巴金 《寒夜》二八:“同人皆系靠薪金生活之小职员。” 曹禺 《日出》第四幕:“最可恶是行里的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胡涂,瞎了眼,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来做我的襄理。”

引证解释

⒈ 《易》卦名。离下乾上。意为与人和协。

《易·同人》:“同人于野,亨。”
孔颖达疏:“同人,谓和同於人。”
朱熹本义:“与人同也。”

⒉ 引申为归向之民。

南朝陈徐陵《梁禅陈玺书》:“殷牖斯空, 夏臺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

⒊ 志同道合的朋友。

唐陈子昂《偶遇巴西姜主簿序》:“逢太平之化,寄当年之欢,同人在焉,而我何叹?”
元陈高《岁首自广陵入高邮舟中作》诗:“孤舟无同人,相依唯僕夫。”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明季社事缘起》:“号召同人,创为復社。”
朱德《党的统一战线成功》诗:“统战成功同人悦,孤立敌人动不得。”

⒋ 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共事者或同一行业中人。

巴金《寒夜》二八:“同人皆系靠薪金生活之小职员。”
曹禺《日出》第四幕:“最可恶是行里的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胡涂,瞎了眼,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来做我的襄理。”

同人的国语词典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干(☰)​上离(☲)​下。意为与人和协。

如:「刚刚才看到他在那里同人说话,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同人的网络释义

同人 (汉语词语)

  •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doujin)。但是,最早源于易经-天火同人,指的是世界大同的时候,所有人志向相同。日语的同人,猜测也是源于易经的,毕竟都是东方文化圈。作为ACGN文化的用词,所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影视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等,或“自主”的创作。
  • 同人的翻译

    英语: colleagues, fellowship (among people)​
    法语: collègue, dojin

    同人造句

    明明没有理,还同人家理论什么呀!
    我们认为,任务分析应当同人种学用户访谈结合使用。
    你们都对对方有好感。可你没能把她同人群分开,你就是在那里找到她的。其他人的影子笼罩着她。你看着她,害怕自己忘不掉她朋友的印记。你不愿当一个外人。如果这个群体接纳了你,你依然是个迟到者。爱德华·勒维。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北京“八校因政府积欠经费九个月,同人生计困绝无法维持,学校本身尤岌岌不可终日。
    我们必须在同人生的抗争中学习对付人生。如果有人对这种荒诞的比赛愤愤不平,最好儘快退出场去。自杀也确乎不失为一条捷径。但决心留在场内的,便只有奋力拼搏。
    在水闸、孤零零的农舍和河边客栈,他同人聊天,希望能探听到一些有关军事驻地的线索。
    再一种倾向是搞装腔作势、貌似宏伟,这种画同人们的思想感情有很大距离。
    初步分析可排除人为可能,但也无法认定何种动物能将竹笋采集一大堆后食用,竹笋衣壳撕剥很细致,如同人为。
    以上是乱写的话,请不要代入本书,本书内容与上述无关,本书写的是一个很和谐的金闪闪找美眉的同人。
    汉人的仪式专家游走在汉藏之间众多村落,不同人群以此从思想上认同青苗会,从行动上进行族际交往和生产互助。
    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
    这本书不是动慢同人,而是原创新小说和动漫无关,和的八云红无关,请不要混淆,八云红人人能写,能留下回忆的也不止。
    这可不是谢霆锋的粉丝吧哦,“霆峰吧”是李易峰和陈伟霆爱的小屋,已经成了腐女们创作同人文和同人图的集散地。
    本作是日漫史上不补不行的几个作品,痞子,鸭嘴兽等业界名人对本作赞赏有加,甚至还狂热到出同人志的地步。
    唐代的花鸟画与山水画同人物画鼎足而立。
    最美的猴子同人类比也是丑的。
    拉斯特认为,不同人种之间存在发质、卷曲度等方面的差别,在头发保养、护理方面需要适当区别对待。
    我想我并不是个大众意义里的好人,我并不喜欢把自己珍爱的东西同人分享,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客气话。因为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的乐于分享,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失去。天下无病。
    随著他们的容忍度以及善于推己及人的能力,中国人最先理解到身为人类所该拥有的共同人际关系。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