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颈

diào jǐng [ diao jing]
繁体 弔頸
注音 ㄉ一ㄠˋ ㄐ一ㄥˇ

词语释义

吊颈 diàojǐng

(1) 〈方〉上吊自杀

hang oneself

词语解释

  1. 亦作“吊颈”。上吊自杀。

    艾芜 《童年的故事·手》:“ 五婶 忍着气地说:‘当然,我放得大量!不然的话,早就吊颈死了算了!’” 黄谷柳 《虾球传·触须》:“要是把连上的伙食输光,我看他吊颈也没有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吊颈”。上吊自杀。

艾芜《童年的故事·手》:“五婶忍着气地说:‘当然,我放得大量!不然的话,早就吊颈死了算了!’”
黄谷柳《虾球传·触须》:“要是把连上的伙食输光,我看他吊颈也没有绳!”

吊颈的国语词典

以绳索或布条缚颈自杀。

如:「那妇人昨夜吊颈了!」

吊颈的网络释义

吊颈

  • 因从斜上方拉住脖子的姿势,造成勒住椎骨动脉,引起脑部缺氧而失去知觉,往脑部的血液被堵断所造成的脑内缺氧状态而死的占大多数。
  • 吊颈造句

    刚才还悬吊着吊颈鬼那根树枝上,此刻却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接下来就是在网上查询自杀的方式,选择好了吊颈,然后去买了晾衣用的绳索,又去药房买了镇静剂和安眠药,关闭了手机,就来到了火车站。
    那天她抱着一盘粗壮的麻绳来找怀炳老汉,一见面就咧嘴笑,说他们总算应了,这样俺就不用这根绳子吊颈了,用它拉车吧。
    女星李恩宙疑受家庭经济问题困扰,在寓所割脉吊颈双料自杀。
    港一男子以笨猪跳式吊颈身亡疑因受赌债困扰。
    吊颈线次日的开市价向下跳空缺口越大,验证信号就越强烈。
    凡被砍头,受绞刑和站笼站死的人可赶;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和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可赶。
    也有解释倒米寿星源自歇后语“寿星公吊颈———嫌命长”,敢于自招损失或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真是有点“嫌命长”。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娟采用绳子吊颈的方式,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被害人窒息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我想,那应该是代表着吊颈鬼还未有离开吧!回过头来,再看看祖祖如今已是,面色发白,大汗淋漓,大喘吁吁。
    他担心有一天自已会控制不了自已的情绪,于是就把自已封印起来,这才让你在火焚山吊颈洞里看到了他。
    而且为了配合这次行动,志雄还准备了一点镇静剂和一些安眠药,打镇静剂,吃安眠药,然后再吊颈,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自杀方式。
    到这里,我见识了传说中的吊颈鬼、产妇鬼、水鬼、烟鬼、赌鬼、色鬼、饿死鬼、小儿鬼、僵尸鬼、酒鬼、无常鬼、动物精、植物精等种种鬼。
    看着伤害降低,云冲微微诧异,凝目探去,只见那吊颈黑虎钢鞭似的尾巴如狗一般夹起,死死的护住那丑陋的命根。
    讵料至晚上,中年汉被发现在羁留室内用衣物吊颈昏迷,由救护车送院不治。

    汉字详情

    diào [diao]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MHJ
    五行:
    仓颉: RLB
    四角: 6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 同本义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3)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4) 引申为慰问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5)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6) 凭吊;伤怀往事 。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7) 悬挂 。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8) 在牌戏中 迫使对手方出牌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9) 求取 。如:吊名

    (10) 提取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1)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12) 通“掉”。落下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13)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形容词

    (1) 哀伤,悲悯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2)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3) 善;良好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量词

    中国过去的小铜钱单位,中间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如:一千文为一吊

    英文翻译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iau4 [海陆丰腔] diau5 [梅县腔] diau5 [宝安腔] diau5 [客英字典] diau5 [陆丰腔] diau5 [沙头角腔] diau5 [东莞腔] diau5 [台湾四县腔] d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嘯去聲開口四等teuh/tewtieu
    jǐng,gěng [jing,geng]
    部首: 616
    笔画: 11
    五笔: CADM
    五行:
    仓颉: NMMBO
    四角: 11182

    详细解释

    gěng

    名词

    (1) 脖子 ——用于“脖颈儿”

    (2) 另见 jǐng

    jǐng

    名词

    (1) (形声。从刀,巠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颈项)

    (2) 同本义

    颈,头茎也。——《说文》

    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荀子·荣辱》

    譬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荀子·彊国》

    喜则交颈相靡。——《庄子·马蹄》

    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颈血溅大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伸颈,侧目。——《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抚其颈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颈血(刎颈时流出的血。比喻不惜一死)

    (4) 器物像颈或部位相当于颈的部分 。如:瓶颈;鹤颈;颈长如鹅

    (5) 脖子的前面部分

    颈在前,项在后。——《广韵》

    (6) 一星名

    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史记》

    (7) 另见 gěng

    英文翻译

    neck, thro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