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死

diào sǐ [ diao si]
繁体 弔死
注音 ㄉ一ㄠˋ ㄙ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吊死 diàosǐ

(1) 吊颈致死;处以绞刑

把他吊死在最近的一棵高树上
hang by the neck;hang oneself

词语解释

  1. 吊祭死者。

    《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王弔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弔死不及哀,殯宫已秋草。”

  2. 缢死。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不好了,不好了,夫人, 周家姨娘 弔死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人于家中弔死,移尸外掛者,亦有两痕,原痕紫有血痕,移痕白无血痕。”

引证解释

⒈ 吊祭死者。

《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弔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弔死不及哀,殯宫已秋草。”

⒉ 缢死。

清李渔《奈何天·调美》:“不好了,不好了,夫人, 周家姨娘弔死了。”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人于家中弔死,移尸外掛者,亦有两痕,原痕紫有血痕,移痕白无血痕。”

吊死的国语词典

自缢、上吊而死。

如:「这空屋怪阴森的,听说有人吊死在里头哩!」

吊死的网络释义

吊死

  • 吊死俗称缢死。是以自身重量使套绕在颈部的绳索紧压呼吸道或血管,引起窒息的死亡。其所用绳索常见的有:麻绳、棕绳、草绳.腰带、布带、围巾等;偶然也有用铁丝、电线和铁链之类的。根据绳索压迫颈部位置的不同,分为前位、后位和侧位3种缢型。前位缢型又称典型缢死,后位与侧位缢型又称菲典型缢死。
  • 吊死的翻译

    英语: death by hanging, to hang oneself
    法语: mort par pendaison, se pendre

    吊死造句

    “甜心”和“高叫者”,还有“榔头”和“吊死鬼”,你会选哪个呢?
    常常告诉自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结果我在森林迷路了。
    可怜他辛苦十七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勤俭节约,最终却吊死在煤山之上。
    他的一张吊死鬼的脸,就像恶魔一样可怖。
    树上吊挂下来像槐花一样的槐树虫,俗称‘吊死鬼’,用筷子把它夹下来,放进小瓶里观察那蠕动的样子,然后倒出喂鸡吃。
    男人嘛,豁达一点,干嘛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女人多的是!孔子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一百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我们做事要两条腿走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商汤的策略是“以宽治民”,他吊死问疾,以振穷困,以养孤孀,国力不断增强,然后就加紧了灭夏的步伐。
    我愿放弃整片森林、也不想在这颗枯枝烂叶树上吊死。
    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在一树上吊死。结果,我在树林里迷路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外出寻找鸟儿的国王因为不小心踩到猎人提前布好的鸟网而生生地被吊死。
    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棺殓,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
    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结果,在树林里迷路了。
    朋友失恋他热心劝解却无功而返,回家道:换成我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看到老婆脸色不对,便赶紧补充:当然啦,我吊上一棵树也是不轻易下来的。
    “如果有人,比如说一个平民百姓或者一名学生,也许能够躲过警戒岗,或者再骗过了桥头哨兵的眼睛,”法夸尔说道,面带笑容,“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这样也要被吊死吗?”。
    也许是哀兵必胜,也许是被吊死的父王真的会保佑他,一条骑枪左戳右刺,敌军东倒西歪。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在几棵树上多试试死几次……死就死得彻底!
    给我截肢的外科医生是个大学毕业生,满口拉丁语,可他也和其他人一样在科尔索城堡像狗似的被吊死后在太阳下暴晒。
    不要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结果我在森林里迷了路、、、囧。
    这期间,有十九个男女会含冤莫白地被吊死,一个男人被压死,成百上千的人被关进监狱,刹时间搞得腥风血雨,人心惶惶。

    汉字详情

    diào [diao]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MHJ
    五行:
    仓颉: RLB
    四角: 6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 同本义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3)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4) 引申为慰问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5)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6) 凭吊;伤怀往事 。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7) 悬挂 。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8) 在牌戏中 迫使对手方出牌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9) 求取 。如:吊名

    (10) 提取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1)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12) 通“掉”。落下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13)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形容词

    (1) 哀伤,悲悯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2)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3) 善;良好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量词

    中国过去的小铜钱单位,中间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如:一千文为一吊

    英文翻译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iau4 [海陆丰腔] diau5 [梅县腔] diau5 [宝安腔] diau5 [客英字典] diau5 [陆丰腔] diau5 [沙头角腔] diau5 [东莞腔] diau5 [台湾四县腔] d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嘯去聲開口四等teuh/tewtieu
    [si]
    部首: 406
    笔画: 6
    五笔: GQXB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die; dead;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i2 si2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isiix/syy

    吊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