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楼

diào lóu [ diao lou]
繁体 弔樓
注音 ㄉ一ㄠˋ ㄌㄡˊ

词语释义

吊楼 diàolóu

(1) 〈方〉用柱子架空的房屋

house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词语解释

  1. 亦作“吊楼”。即吊脚楼。详“ 弔脚楼 ”。

  2. 山区的一种木板房或竹房子,下面用木桩做支柱,用梯子上下。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零零落落地嵌着青石板的路面,以及从两边的门头上伸出来的、油漆斑剥的小吊楼,都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的长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吊楼”。

⒉ 即吊脚楼。详“弔脚楼”。

⒊ 山区的一种木板房或竹房子,下面用木桩做支柱,用梯子上下。

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零零落落地嵌着青石板的路面,以及从两边的门头上伸出来的、油漆斑剥的小吊楼,都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的长寿。”

吊楼的国语词典

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吊楼的网络释义

吊楼

  • 吊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iào lóu,基本意思是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 吊楼造句

    这些光来源于一座座高脚吊楼,虽称不上万家灯火,却也有数千的规模。
    这座小寺,居高岗,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庙建筑的正规格局,巧构虚脚吊楼,建成一座精巧别致的民间小四合院式的庙宇,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
    山头有观音阁巍峨耸立,气势宏伟,殿堂与居士楼皆古色古香,吊楼悬于陡壁之外。
    雪乡影视城的土匪窝、跑马场、木屋、栈桥、吊楼、地窖子、白桦林形成了一道原始的人文风情,再现了东北剿匪时期的林海雪原。
    中心点上有一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的木制斗式五层吊楼。
    大瑶山的茶山瑶,当姑娘到了谈恋爱的年龄,父母就安排她到吊楼里去住。
    阿水的媳妇正在临街的吊楼上晾衣服,她是看见了满街卵石一样的脑袋的,“扑哧”。
    自古红颜多薄命,独依吊楼,泪涟涟。
    张家被笼罩雾气下方,红墙瓦绿,飞檐吊楼,简直就是神仙居住的仙宫府邸。
    倦人的热气,从吊楼上散布下来。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一座阁楼前,这是一座建造的很特别的阁楼,上下两层呈七字型,两头各有楼梯可上得二楼,二楼一眼看去只有两道门,门前的吊楼比走廊里要宽阔一些。
    此外雪乡影视城的土匪窝,跑马场,木屋,栈桥,吊楼,地窨子,白桦林形成了一道原始的人文风情,再现了东北剿匪时期的林海雪原。
    指的是靖港古镇一只脚撑起的吊脚楼,独脚吊楼有靖港闻名的松盛馆,老板邱福田,所制空心汤圆和甜酒冲蛋远近闻名。
    他更害怕的是一道房和东吊楼的那几位怎么也一点反应也没有?他心中现在只存有最后一点侥幸,就是书房门上的“蹄踏蝴蝶扣”。

    汉字详情

    diào [diao]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MHJ
    五行:
    仓颉: RLB
    四角: 6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 同本义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3)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4) 引申为慰问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5)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6) 凭吊;伤怀往事 。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7) 悬挂 。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8) 在牌戏中 迫使对手方出牌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9) 求取 。如:吊名

    (10) 提取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1)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12) 通“掉”。落下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13)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形容词

    (1) 哀伤,悲悯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2)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3) 善;良好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量词

    中国过去的小铜钱单位,中间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如:一千文为一吊

    英文翻译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iau4 [海陆丰腔] diau5 [梅县腔] diau5 [宝安腔] diau5 [客英字典] diau5 [陆丰腔] diau5 [沙头角腔] diau5 [东莞腔] diau5 [台湾四县腔] d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嘯去聲開口四等teuh/tewtieu
    lóu [lo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O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FDV
    四角: 499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