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拷绷扒

diào kǎo bēng bā [ diao kao beng ba]
繁体 弔拷繃扒
注音 ㄉ一ㄠˋ ㄎㄠˇ ㄅㄥ ㄅㄚ

词语释义

亦作"吊拷绷扒"。同"吊拷絣把"。

词语解释

  1. 同“ 弔拷絣把 ”。亦作“吊拷绷扒”。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弔拷綳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不知谁人杀了员外,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綳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引证解释

⒈ 同“弔拷絣把”。亦作“吊拷绷扒”。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弔拷綳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不知谁人杀了员外,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綳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吊拷绷扒的国语词典

强行剥去衣服,以绳索捆紧,吊起来拷打。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受尽三推六问,吊拷绷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官人行不容分诉,便将我吊拷绷扒,打的无容针处。」也作「绷扒吊拷」。

吊拷绷扒的网络释义

吊拷绷扒

  • 拼音:diào kǎo bēng bā
  • 引证解释:同“ 吊拷絣把 ”。亦作“吊拷绷扒”。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吊拷绷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不知谁人杀了员外,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 汉字详情

    diào [diao]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MHJ
    五行:
    仓颉: RLB
    四角: 6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 同本义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3)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4) 引申为慰问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5)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6) 凭吊;伤怀往事 。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7) 悬挂 。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8) 在牌戏中 迫使对手方出牌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9) 求取 。如:吊名

    (10) 提取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1)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12) 通“掉”。落下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13)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形容词

    (1) 哀伤,悲悯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2)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3) 善;良好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量词

    中国过去的小铜钱单位,中间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如:一千文为一吊

    英文翻译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iau4 [海陆丰腔] diau5 [梅县腔] diau5 [宝安腔] diau5 [客英字典] diau5 [陆丰腔] diau5 [沙头角腔] diau5 [东莞腔] diau5 [台湾四县腔] d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嘯去聲開口四等teuh/tewtieu
    kǎo [kao]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FTN
    五行:
    仓颉: QJKS
    四角: 54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考声。本义:打;拷打) 同本义

    不听非法拷人。——《魏书·刑罚志》

    (2) 又如:拷较(拷问刑讯);拷讯(拷打审问);拷究(拷打审问);拷掠(拷打逼供);拷勘(拷问)

    英文翻译

    torture and interrogate;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1 haau2
    ◎ 客家话:[梅县腔] kau5 kau3 [海陆丰腔] kau5 kau3 [客英字典] kau3 kau5 [宝安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1 [陆丰腔] kau5 [台湾四县腔] kau5 ka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
    bēng,běng [be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EEG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BB
    四角: 27120

    详细解释

    bēng

    动词

    (1) (形声。从糸( ),朋声。本义:束缚,捆绑)

    (2) 缠束;包扎

    繃,束也。——《说文》

    禹葬 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墨子·节葬篇》

    襁,即今儿小儿繃也。今俗犹云繃小儿矣。——《汉书·宣帝纪》注

    (3) 又如:绷吊拷讯(捆绑并吊起来拷问);绷爬吊拷,绷巴吊拷,绷扒吊拷(强行脱衣服,捆好吊起来拷打)

    (4) 张紧,在两端或边上用力造成平直的坚挺状态 。如:弦绷得太紧了;鼓皮绷得真紧

    (5) 猛地弹起 。如:盖子一打开,弹簧就绷出来了

    (6) 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 。如:把被面绷一绷;袖子上绷着臂章

    (7) 勉强支持;硬撑 。如:绷拽(支撑);绷场面(勉强应付,东拼西凑)

    (8) 骗  。如:坑绷拐骗;讹绷(讹诈骗取财物);绷骗(骗人财物);绷子手(骗人财物的人)

    名词

    (1) 婴儿的包被 。如:绷带(小儿褓衣);绷接(襁褓;包婴儿的宽布带)

    bě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bind, draw firmly, strap

    方言集汇

    ◎ 粤语:bang1 mang1

    宋本广韵

    bā,pá [ba,p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WY
    五行:
    仓颉: QC
    四角: 5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刨,挖

    扒了好几天,才扒出来这个大洞子。——《高玉宝》

    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蝉》

    (2) 又如:扒坑;扒开浮土;扒土;扒堤

    (3) 攀援

    他明朝就扒在我头上来哩。——明· 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投罗》

    (4) 又如:扒车;扒得高,跌得重

    (5) 拆除 。如:扒了旧房盖新房

    (6) 脱掉 。如:他把棉袄一扒就干起活来

    (7) 剥去或除去…的表层(如皮) 。如:把兔子皮扒下来

    (8) 另见

    英文翻译

    scratch; dig up; crawl;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1 paa4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t7 bak7 bai5 [客英字典] bai5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bak7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1 pa2 [宝安腔] pa2 [沙头角腔] pa2
    ◎ 潮州话:ba1(pa), bê5(pê) pa1(ph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