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幸福

hé jiā xìng fú [he jia xing fu]

词语释义

全家美满、幸福。

合家幸福造句

枫叶染红了热烈的思念,稻谷金黄了浓浓的牵挂,桂花芬芳了心灵的视线,月饼唤醒了心底的期盼,圆月温柔了生命的团圆。中秋节到了,愿你合家幸福。
山山水水成美景,点点滴滴忆友情。往事如烟随风去,真情不散印心里。朋友远隔千万里,友谊之花开不败。祝福短信常送去,我的心里永把你牢记。祝你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值此母亲节之际,发布情感公告:问候祝福是首要任务,电话短信是关键,鲜花礼物可借鉴,真心感谢做甜点,给母亲献上节日美餐!祝你合家幸福!
圣诞节庆圣诞,平安夜送平安,圣诞老人载马车,礼物祝福一起临。祝你圣诞快乐,合家幸福,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健康安泰,美好未来!
元宵煮团圆,一家围成圈,鞭炮燃欢笑,老少乐陶陶,灯谜猜幸福,天伦乐逍遥。祝你元宵节合家幸福美满,吉祥安康。
除夕之夜幸福满满,快乐笑容贴上春联,甜蜜拥抱丰盛家宴,和睦富裕烟花绚烂,祝福祈愿福字闪闪,笑纳问候希望翩翩。祝愿除夕合家幸福,甜蜜无边。
愿平安陪你走过每一年,愿健康随你走过每一天,愿快乐伴你走过每一时,愿幸福牵你走过每一分,愿好运跟你走过每一秒!五一劳动节,祝你合家幸福!
一起工作一起玩,同事亲如一家人。困难面前互相帮,共同进退情谊深。转眼新年又来到,真诚祝愿快送达。愿你合家幸福生活美,财源滚滚数不完!
满月飞天镜,团圆家家情。又到一年中秋临,人间添吉庆。金菊怒发桂花香,佳节满温馨。喜迎中秋送祝愿,短信寄我心。合家幸福乐无尽,永远有好运!
龙年是个好年头,喜得龙子爽心头,龙宝俊俏大个头,可爱挥舞小拳头,逗得全家有乐头;龙运随降好兆头,真心祝福送心头,龙子聪明是开头,学习总是排前头,长大工作有盼头,合家幸福。
炮竹声声春节到,我送领导苹果枣。香蕉板栗柚葡萄,甭嫌下级小气猫。祝你春节身体好,平安吉祥福星照。愿你甜蜜连年有,合家幸福财神报。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祝福到:祝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好运连连,财源滚滚,和和美美,合家幸福!
幸苦为甜赚钱,幸福展现眼前。不辞幸苦操忙,鼓足干劲向前。春节宽心过年,花天酒地几天。合家幸福满园,美乐家宴共享。祝你身体健康,愿你平安吉祥。
又是一轮月圆,又近一年中秋。把酒杯斟满,溢出的是朗朗欢笑;把旧事来叙,叙出个前程美好;把明月来赏,赏出个月圆花好。预祝你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整天笑嘻嘻,癌症无所依;锻炼体质强,癌症就投降;饮食讲规律,癌症定远离;大人有大量,平安又健康。世界癌症日,祝你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小寒风冷刀割脸,也别睡到日三竿,早睡健康又养颜,早起锻炼青春返,加衣保暖出入安,精力充沛早升迁,合家幸福又一年。小寒快乐哦。
团圆在今宵,合家乐滔滔,欢喜看花灯,幸福当风景,元宵佳节到,祝福来环绕,万事有好运,喜庆在今朝,愿你幸福团圆元宵节,合家幸福更美好。
秋分悄无声息的走了,重阳悄然无声的来了,这是个丰收的季节,愿你事业丰收,爱情丰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丰收尽在重阳中。
不是每次思念,都能立刻兑现;不是每个朋友,都在身边守候;不是每个日子,都逢良辰吉时。国庆好日子,祝你幸福永不止。佳节快乐,合家幸福。
圣诞节贺圣诞,平安夜送平安;圣诞老人载马车,礼物祝福一起临;祝你圣诞快乐,合家幸福,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健康安泰,美好未来!

汉字详情

hé,gě [he,ge]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WG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

(2) 另见

动词

(1) (会意。从亼( ),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 同本义

合,合口也。——《说文》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庄子·秋水》

(3) 引申为开合之称

合则成体。——《庄子·达生》

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四面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绿树村边合。——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暝色已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蚌合;合上书;合祛(开闭);合喙(闭口);合盘(犹合掌);合瞑(闭目;闭目入睡)

(5) 会聚,聚合

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国语·楚语下》

将合诸侯。——《周礼·秋官·司仪》

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吕氏春秋·大乐》

齐桓公合诸侯。——《吕氏春秋·精谕》

公子即合符。——《史记·魏公子列传》

晋鄙合符。

合江夏战士。——《资治通鉴》

五万兵难卒合。

卒与尸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合众(集合众人);合族(聚合全族的人);合火(结伙,结伴);合军(集结军队);合散(聚合消散);合绪(聚集在一起)

(7) 联合;联络 。如:合盘(合伙);合出(凑合出来);合字(同伙;黑店)

(8) 结合 。如:合色鞋(用几种颜色料子凑成鞋面的鞋子)

(9) 符合,不违背 。如:合机(跟事实相符);合程(合乎格式或规定的程序);合情合理;不合自然

(10) 适合

合于桑林之舞。——《庄子·养生主》

甚合孤心。——《资治通鉴》

(11) 又如:合式(合适;合意);合中(适中);合折儿(合适);合景(与当时场面相适合,相般配);合折(恰当;合乎心思;合适);合他意思

(12) 合并 。如:合传(纪传体史书的创作,合两人以上的事迹作传,称合传)

(13) 覆盖;笼罩 。如:合扑(面朝下扑倒);合在缺底下(蒙在鼓里)

(14) 匹配;配偶

天作之合。——《诗·大雅·大明》

得耦为合。——《周礼·媒氏》注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又如:合和(结婚姻之好;亲睦);合姓(指结婚。男女两性合为一家);合独(使鳏夫寡妇结成夫妻)

(16) 交锋 。如:合刃(军队相遇,刀刃相接);合战(交战)

(17) 折算等于 。如: 一米合三尺

(18) 制作 。如:合甲(制成皮革);合寿材

(19) 应该 。如:合当(合该;应当);合行(合当;应该;集中在一起);合受(应该受到)

(20) 吵架 。如:合嘴(争吵);合爆(合皂。混闹;喧闹);合嘴合舌(吵架)

(21) 合掌 。如:合手

(22) 回答,答 。如:合要(各举简要的言辞,以互相答辩)

(23) 交媾。雌雄交尾,男女性交 。如:合盖(已得手。特指成男女情事)

形容词

(1) 全部;整个 。如:合家团聚;合府(全家);合宅(合家,合门,全家);合境(全境);合穗(合颖)

(2) 和睦,和谐,融洽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小雅·常棣》

合群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合,谓和合群众也。”

以比黄钟之宫适合。——《吕氏春秋·古乐》

议事每不合。——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甚与孤合。——《资治通鉴》

与宁南意合。——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不谋而合。——《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合心(齐心;同心);合情(和谐情感)

名词

(1) 盒子。后作“盒”

以黑木合盛茶。——冯梦龙《古今谭概》

(2) 姓

副词

一起,共同 。如:合吃;合住;合堂(同处一堂);合约(一同订约)

介词

(1) 与;向

又不好合你再要。——《红楼梦》

(2) 和 。如:合会(以及;和)

量词

古时打斗时双方攻防动作叫一合,也叫一回合 。如:战了五十合;两人交手数合

动〉,〈形词

(1) 闭合 。如:合眼

(2) 全;总共 。如:合县(全县) “閤”

(3) 另见

(4) 另见

英文翻译

combine, unite, join; g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p3 hap6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gak7 gap7 kap7 lap7 [台湾四县腔] hap8 gap7 gak7 kap7 [客英字典] hap8 kap7 gap7 [宝安腔] hap8 [沙头角腔] hap8 [客语拼音字汇] hab6 keb5 [海陆丰腔] hap8 gap7 gak7 kap7 [东莞腔] hap8 [陆丰腔] hap8
◎ 潮州话:hah8 , kab4 [澄海]kag4 ,gab4 [澄海]g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侯閤入聲開口一等ghop/hopɣɒp
jiā,jie,gū [jia,jie,gu]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SO
四角: 30232

详细解释

jiā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地学之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形容词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量词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词

(1) 娶妻;成家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jie

助词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名词

(古汉语)

(1) 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英文翻译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1 [陆丰腔] ga1 [梅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gu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gu1
◎ 潮州话:g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
xìng [xing]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U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TJ
四角: 404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幸,吉而免凶也。——《说文》

幸而至于旦。——《礼记·檀弓》

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皇疏:“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

幸甚。——曹操《步出夏门行》

生固幸而遇予。——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知幸与不幸。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三生有幸;荣幸(光荣而幸运);万幸(非常幸运);得此幸,不幸中的大幸;庆幸;天幸;不幸;万幸

副词

(1) 通“倖”。侥幸

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朝无幸位。——《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

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皆杀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三国演义》

(2) 又如:幸心(侥幸心理);幸生(侥幸偷生);幸民(侥幸于万一之民);幸位(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诡(侥幸和诡诈);幸赏(侥幸得赏)

(3) 幸亏

幸大雪踰岭。——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诚门未有烧。——《广东军务记》

幸彼苍默佦

(4) 又如:幸为(幸而);幸然(幸亏);幸赖(幸亏依靠);幸得(幸亏);幸偶(幸运而偶然遇合)

(5) 表敬,副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

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幸见取。——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官入幸顾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叨(有幸得到他人的好处);幸蒙(有幸承蒙);请不吝赐教为幸

〈动〉.

(1) 使…欢乐、愉快或欣喜;庆幸

愿大王以幸天下。——《汉书·高帝纪下》

(2) 宠爱

幸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瞧瞧,把他幸的这个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红楼梦》

(3) 又如:幸私(古谓帝王对人宠爱);幸昵(宠爱亲近);幸待(宠爱优待);幸媚(亲近宠幸);幸近(宠幸亲近);幸嬖(宠爱狎昵)

(4) 感受到怜悯之心

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吕氏春秋·至忠》

(5) 希望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子幸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蒙其赏。——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幸宁吾心。——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为(希望);幸存照鉴(希望留存查照);幸来(希望前来);幸愿(希望);幸勉(望其勉力);幸望,幸翼(希望)

(7) 旧指皇帝亲临,后也泛指皇族亲临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忽然有个诏书下来,说御驾亲幸泰山,要修 汉武帝封禅的故事。——《醒世恒言》

(8) 又如:幸顾(帝王临幸垂顾);幸听(皇帝亲临听讲);幸学(皇帝巡视学校);幸御(帝王巡游时驻跸)

(9) 特指帝王与女子同房

妇女无所幸。——《史记·项羽本纪》

(10) 又如:得幸;御幸;王因幸之

(11) 遇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2) 使…活命

汝天下之国士也,幸汝以成而名。——《吕氏春秋》

名词

(1) 幸福

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三国演义》

(2) 受宠的人

妾媵盈宫,非无爱幸也。——《申鉴》

(3) 姓

英文翻译

luck(ily), favor, fortunately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en3 [沙头角腔] hen5 [东莞腔] hen3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陆丰腔] hen6 [海陆丰腔] he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九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耿耕開上聲開口二等ghrengx/haenkɣæŋ
[fu]
部首: 431
笔画: 13
五笔: PYG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FMRW
四角: 3126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动词

(1) 赐福,保佑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英文翻译

happiness, good fortune, bl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梅县腔] fuk7 [沙头角腔] fuk7 [宝安腔] f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ho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

合家幸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