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嘴

chī zuǐ [ chi zui]
注音 ㄔ ㄗㄨㄟˇ

词语释义

吃嘴 chīzuǐ

(1) 〈方〉吃零食。亦称“吃零嘴”

eat sundry foods in small amounts

词语解释

  1. 亦作“喫嘴”。犹贪吃;嘴馋。

    《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道:‘你这村鸟,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喫嘴!’”《西游记》第八五回:“那獃子喫嘴的见识偏有,走上前唱个大喏道:‘师父,适纔师兄説,前村里有人家斋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喫嘴”。犹贪吃;嘴馋。

《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喫嘴!’”
《西游记》第八五回:“那獃子喫嘴的见识偏有,走上前唱个大喏道:‘师父,适纔师兄説,前村里有人家斋僧。’”

吃嘴的国语词典

爱吃美味或奇特的食物。

吃嘴的网络释义

吃嘴

  • 吃嘴,指〈方〉∶吃零食。亦称“吃零嘴”。
  • 吃嘴造句

    汪兄,不瞒你说,我和孙英都是张好吃嘴,可要我们自己动手做,我们就是外行门外汉了,再说,我们家现在连个保姆都没有,怎么在家吃呀?
    他一边吃嘴还不安分的直“吧嗒”。
    如食圣的野生黄辣丁在引领生态美食潮流之中,不断推陈出新,热力未减,稻香春的炒田螺也让好吃嘴们过足了瘾。
    文记白宰鸡的陈述伦师傅的第一道菜成菜后,坐在两旁的大众评审和好吃嘴有幸品尝到在预赛中成绩最好的“乾坤猪手”。
    你这丫头片子简直是个吃嘴精,快该吃晌午饭了,还叫唤着吃什么馄饨呀。
    那呆子吃嘴的见识偏有,走上前唱个大喏道师父,适才师兄说,前村里有人家斋僧。
    王先生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打个比方,北京人、山东人、湖北人、广东人、重庆人和河南人是好吃嘴,相对于国家平均水平,他们花在吃上的钱更多。
    只带一张吃嘴过去,你要把气氛调节好了。
    开吃嘴,牌面鸭鸭仨追开开坛坛钩食食九九九九气舞寺,黑名单龙爸王。
    身为好吃嘴的你,还可以吃农家特色饭、品特色烧烤,临走时再买上挑中的藕,绝对让你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因为门槛低,好吃嘴多,成都国际化程度高,开馆子已经成为老外成都创业的首选项目。
    严树实在是饿坏了,看也不看,接了筷子抢过就吃,吃嘴才知道是小米饭,还是夹杂着许多菜的小米饭。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TNN
    五行:
    仓颉: RON
    四角: 68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吃,言蹇难也。——《说文》

    昌为人吃。——《汉书·周昌传》

    (2) 又如:吃子(口吃的人);吃吃(形容口吃或有话说不出口)

    动词

    (1)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3) 又如:吃面包;吃喝;吃用(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用费);吃相(吃喝时的姿态、样子)

    (4) 饮;喝 。如:吃血(饮血酒);吃茶(喝茶)

    (5) 吸;吸收 。如:这种纸不吃墨

    (6) 忍受;遭受 。如:吃辛吃苦(忍受辛苦);吃比(受到处罚);吃受(忍受)

    (7) 表示被动,用法同“被” 。如:吃惊受怕(受惊骇);吃孽(遭殃);吃板子(挨板子);吃拳(被拳打);吃笑(被耻笑)

    (8) 指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 。如:吃食堂

    (9) 指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 。如:吃荤饭(靠包揽词讼和敲勒索为生);吃野食(偷情);吃门户饭(旧指靠妓院生活);吃生意饭(靠经商为生);吃自在饭(吃现成饭)

    (10) 用;费 。如:吃力(费力,用力;累;疲倦)

    (11) 歼灭或摧毁一大部分 。如:又吃掉敌军一个师

    (12) 犹跌 。如:吃交(跌交);吃乔(吃交;跌交);吃蹶(跌倒;摔倒)

    (13) 欺压 。如:吃人(比喻旧社会剥削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穷人)

    (14) 浸入水中 。如:吃载(船只的载重量。吃:吃水,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十二尺深的船

    介词

    被;让;由于

    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才得到这里。——《金瓶梅》

    英文翻译

    eat; drink; suffer, endure,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at1 hat1 hek3 j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gid5 kiad5 kid6 [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nget7 [客英字典] ngiet7 ket7 ngat7 [宝安腔] ng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陆丰腔] ket7
    ◎ 潮州话:ngeg4(ngurk) [揭阳、潮阳]ngiag4(ng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九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乙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kĭĕtkivt/kiot
    zuǐ [zu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HXE
    五行:
    仓颉: RYPB
    四角: 62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动词

    (1) 说话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英文翻译

    mouth,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2
    ◎ 客家话:[宝安腔] zui3 [海陆丰腔] choi5 zui3 [东莞腔] zui3 [沙头角腔] zoi5 [客语拼音字汇] zoi4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oi5 zui3 [梅县腔] zhoi5 zui2 zui3 [陆丰腔] choi5 z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即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cyex/zv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