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呜

tàn wū [ tan wu]
繁体 歎嗚
注音 ㄊㄢˋ ㄨ

词语释义

叹愤声。

词语解释

  1. 叹愤声。

引证解释

⒈ 叹愤声。

汉字详情

tàn [tan]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CY
五行:
吉凶:
仓颉: RE
四角: 67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2) 同本义

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说文》

禽子再拜而叹。——《墨子·备梯》

戏而不叹。——《礼记·坊记》

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

皆叹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默叹曰。——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婉贞微叹曰。——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叹借者之用。——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叹气嗐声(唉声叹气);叹恨(叹息抱恨);叹憾(叹息遗憾);叹笑(叹息讥笑);叹悔(叹息后悔);叹喟(叹息);叹嗟(叹息);叹想(叹息怀念);叹诧(叹息诧异);长叹;叹一口气

(4) 赞叹,赞美

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叹重(赞叹敬重);叹奖(称赞奖励);叹嘻(赞叹);叹骇(赞叹骇异);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异(惊叹)

(6) 吟诵

叹,吟也。——《说文》

智勇盖当代,弛张使我叹。——《文选·卢谌·览古诗》

一唱而三叹。——《礼记·乐记》

(7) 又如:叹诵(吟诵)

英文翻译

sigh, admir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3

宋本广韵

[wu]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QNG
五行:
仓颉: RPVM
四角: 67027

详细解释

(1) 口中舒发而出的声音,叹息声。悲叹

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后汉书·袁安传》

(2) 又如:呜呃(悲叹);呜乎(呜呼);呜唈(因悲哀、愤懑而抑郁气塞);呜恻(悲泣);呜噎(呜咽。忧伤悲泣);呜呼噫嘻(表示慨叹)

(1) 形容气流刹地经过的声响 。如:汽车呜的一声开过去了;轮船上的汽笛鸣呜直叫;呜的一声,它不见了

(2) 发出喧闹声 。如:呜哨(涨水声);呜哩呜喇(呜哩哇啦。多形容乱嚷嚷声);呜呜(歌咏声;吟咏声);呜轧(吹角声);呜呜咽咽(悲泣声)

动词

(1) 亲吻 。如:呜咂(亲吻)

(2) 死亡 。如:一命呜呼

英文翻译

sound of crying, sobb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