叵罗

pǒ luó [ po luo]
繁体 叵羅
注音 ㄆㄛˇ ㄌㄨㄛˊ

词语释义

叵罗 pǒluó

(1) 古代饮酒用的一种敞口的浅杯

金叵罗
wine cup in ancient times

词语解释

  1. 西域语音译,当地的一种饮酒器,口敞底浅。亦泛指酒杯。

    《北齐书·祖珽传》:“ 神武 宴寮属,於坐失金叵罗, 竇泰 令饮酒者皆脱帽,於 珽 髻上得之。” 唐 李白 《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 吴 姬十五细马驮。” 瞿蜕园 朱金城 校注:“叵罗, 胡 语酒杯也。《旧唐书·高宗纪》作颇罗。” 明 唐寅 《进酒歌》:“吾生莫放金叵罗,请君听我进酒歌。” 清 黄遵宪 《樱花歌》:“鶬金寳鞍金盘陀,螺鈿漆盒携叵罗。”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2. 即沙罗。供盥洗用的浅盆。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八:“近世以洗为叵罗。” 宋 叶适 《永嘉端午行》诗:“立瓶叵罗银价踊,冰衫雪袴胭脂勒。” 宋 陈昉 《颍川语小》卷下:“ 叶文定公 《端午》诗云:‘立瓶叵罗银价踊。’是直以沙罗为叵罗。沙罗者,今之盥,古之洗也。当俟博古者。”

引证解释

⒈ 西域语音译,当地的一种饮酒器,口敞底浅。亦泛指酒杯。

《北齐书·祖珽传》:“神武宴寮属,於坐失金叵罗, 竇泰令饮酒者皆脱帽,於珽髻上得之。”
唐李白《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 吴姬十五细马驮。”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叵罗, 胡语酒杯也。 《旧唐书·高宗纪》作颇罗。”
明唐寅《进酒歌》:“吾生莫放金叵罗,请君听我进酒歌。”
清黄遵宪《樱花歌》:“鶬金寳鞍金盘陀,螺鈿漆盒携叵罗。”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⒉ 即沙罗。供盥洗用的浅盆。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八:“近世以洗为叵罗。”
宋叶适《永嘉端午行》诗:“立瓶叵罗银价踊,冰衫雪袴胭脂勒。”
宋陈昉《颍川语小》卷下:“叶文定公《端午》诗云:‘立瓶叵罗银价踊。’是直以沙罗为叵罗。沙罗者,今之盥,古之洗也。当俟博古者。”

叵罗的国语词典

酒器。

叵罗的网络释义

叵罗

  • 叵罗 pǒluó,[wine cup in ancient times] 古代饮酒用的一种敞口的浅杯。
  • 叵罗造句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好!好一个一统江山!好!昊卿送来之物甚合朕意!来,赏昊卿家金叵罗一双!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只见那倭子,把海叵罗吹了一声,吹得呜呜的响,四围许多倭贼,一个个舞着长刀,跳跃而来,正不知那里来的。
    山壁上的碎石由于无双的冲力叵罗叵罗滚下山崖。
    此时周敏体内的叵罗陷仙甲,迎身而出穿在了周敏的身上,仙甲在周敏身后伸出三根倒刺,浑身的古仙咒若隐若现,不住的旋转。
    与金叵罗村一道,去年,荞麦峪、黑山寺等民俗村也都推出了荞麦宴、五彩素食面等特色招牌美食。
    神武宴僚属,于坐失金叵罗,窦太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神武不能罪也。
    头上戴一顶艾叶花斑豹皮帽,身上穿一领羊绒织锦叵罗衣,腰间束一条狮蛮带,脚下踩一对麂皮靴。
    也是周敏运气好,有叵罗陷仙甲护体,仙甲在周敏身后伸出三根倒刺,浑身的古仙咒若隐若现,不住的旋转,保护着周敏。

    汉字详情

    [p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AKD
    五行:
    仓颉: SR
    四角: 71716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可”字的反写。本义:不可)

    (2) 同本义

    叵,不可也。——《三苍》。按,从反可,指事。

    怀故叵新欢。——谢灵运诗

    (3) 又如:居心叵测;叵信(不可信);叵奈(怎奈;无奈)

    (4) 遂,便,于是

    超欲因此叵平诸国。——《后汉书·班超传》。注:“犹逐也。”

    帝知其终不为用,叵欲讨之。——《后汉书·隗嚣传》

    (5) 多,甚。通“颇”

    其是非叵缪于圣人。——《汉书·司马迁传赞》

    英文翻译

    cannot, be unable do, improbable; thereupon

    方言集汇

    ◎ 粤语:p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3 [梅县腔] po3 [宝安腔] po3 [客英字典] po3 [台湾四县腔] po3 [客语拼音字汇] po3
    ◎ 潮州话:p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火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pʰuɑphuax/phuaa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叵罗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