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

tái bāo [ tai bao]
繁体 臺胞
注音 ㄊㄞˊ ㄅㄠ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台胞 táibāo

(1) 台湾籍同胞

Taiwanese compatriot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Taiwanese compatriots] 台湾籍同胞 台湾同胞简称“台胞”,指其祖籍或出生、居住、工作、生活在台湾地区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台湾土著居民为高山族,占全省人口3%左右;从大陆迁移到台湾的汉人及其后裔占全省人口97%。

台胞的国语词典

大陆方面称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同胞。

台胞的网络释义

台胞

  • 台胞是台湾同胞的简称.
  • 台湾同胞是指下列各方面人士:
  • (1) 居住在台湾岛内的中国人(包括从大陆去台湾的人员)。
  • (2) 各个不同时期从台湾到大陆工作、生活者。
  • (3) 从台湾到国外居住数年后再回到大陆者。
  • (4) 生在大陆从未去过台湾,但祖籍在台湾者。
  • (5) 从台湾旅居国外或港澳地区者。
  • 台胞造句

    您只须提供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复印件即可。
    我的自行车有一个台胞了。
    一名在重庆工作的台胞,报名参加了考试。
    本报讯昨晚,市台办和市台资企业协会在津利华大酒店联合举办台胞台属中秋联谊晚会。
    日本的残暴统治无法泯灭广大台胞心向祖国的赤子情怀。
    台胞王思齐说,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台胞证免签啦这些细节要注意。
    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四川震后重建感恩台胞手足情深。
    第十六条在大陆投资的台胞个人以及台胞投资企业从境外聘请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多次入出境的证件。
    寻找战乱中分散的弟弟是台胞陈七几十年来萦绕在心间一件大事,但是两岸相隔,由于种种原因陈七都未能如愿回到祖国大陆。
    电子台胞证排除干扰年内推出台胞在大陆口岸通关资料图。
    大陆为简化台胞赴大陆手续,前段时间推出免签注和卡式台胞证措施。
    首次两岸中秋包机得到了台胞的普遍欢迎,综合有关方面的消息,节前各班次包机载客率大都超过八成,不少航班还是满载。
    此对于往返大陆进行旅游、洽公、访友的台胞而言,或许只是金钱的减省与手续的简便,但进一步言,这已是两岸共同生活圈、经贸圈的具体实践。
    海峡论坛的各种民间交流更深入,更有乡土味,共吸引近万名台胞跨海赴会。
    对这一便利台胞来往、居留大陆的措施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行,岛内居民和各地台胞纷纷“点赞”。
    林金榜说,早在一九九二年,湄州湾就为方便台胞前来祭拜妈祖设立了专用客运码头,并开放台胞落地签证。
    国台办回应台方对卡式台胞证质疑证件功能没变。
    几位台胞曾经是台农耕队队员,后来自愿留下来在当地经商和耕作,大多生活在远郊区。
    刘克鑫表示,海基会仍与旅客家属联系中,并赶办家属台胞证。

    汉字详情

    tái,tāi [tai]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C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R
    四角: 23600

    详细解释

    tāi

    名词

    (1) 地名。“台州”的简称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

    南发交广东温台。——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二首》

    (2) 另见 tái

    tái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 ))

    (2) 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来比喻三公 。如: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意为职位显要);台宿(三台星);台光(三台星光);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台斗(比喻宰辅重臣);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台臣(指宰辅重臣)

    (3)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后作“鲐”

    黄台背,以引以翼。——《诗·大雅·行苇》

    (4)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室屋同意。按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2) 同本义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可以处台榭。——《礼记·月令》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台阁相向。——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守台军士。——《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台门(古代诸侯所筑用来了望守卫的土堆高台);台榭(垒土高起的平方地叫台,台上的亭子叫榭);台阁(台榭楼阁);台观(楼台宫观);台下(台榭的下面);台馆(楼台馆阁)

    (4) 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如:站台;讲台;检阅台;台城(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台门(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为台基,故称)

    (5) 器物的底座 。如:台盏(一种酒盏,有托盘);砚台;镜台;灯台;船台;锅台;烛台

    (6) 站;单位

    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红楼梦》

    (7) 又如:气象台;电视台

    (8)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

    台,侍也。——《广雅·释诂一》

    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服注:“给台下征召也。”

    (9) 又如:台讳(对人官名的尊称);台坐(敬辞。坐于尊位);台表(敬辞。用于称呼人的字);兄台;台鉴(请对方阅览的敬词);台屏(敬辞。尊称对方的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安(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10) 莎草

    南山有台, 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11) 古代中央官署名

    尚书初入台为郎中。——《汉官仪》

    台谒当以属礼。——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台,御史台,作状语)。又如:台垣(高级官署);台辅(高级官署或官位);台臣(台阁之臣,国家的大臣;谏官);台官(官名。汉代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后世因此又称尚书或御史为台官);台郎(尚书郎);台省(汉时称尚书为台省。因尚书省的办事处中台在禁省中而得名)

    (13) 台湾省的简称 。如:台胞

    (14) 姓

    量词

    (1) 用于某些机器。 如: 一台车床; 一台拖拉机

    (2) 舞台上一次完整的演出。如: 一台话剧; 两台戏对唱

    名词

    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像台的家具,用于家庭生活或某种工作 。如:手术台;梳妆台;写字台;台历;台球台;乒乓球台

    名词

    (1) 台风的简称 。 如:请大家注意收听当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注意防台抗台

    (2) 另见 tāi

    英文翻译

    platform; unit; term of add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toi4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
    bāo [bao]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QNN
    五行:
    仓颉: BPRU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包声。“包”亦兼表字义。本义:胎衣)

    (2) 同本义

    胞,儿生裹也。——《说文》

    同胞之徒。——《汉书·东方朔传》

    善臧我儿胞。——《汉书·外戚传》

    (3) 又如:胞衣地(埋胞衣的地方);胞胎(犹胞衣。常指娘胎)

    (4) 同胞

    (5) 〈形〉 同父母所生者。如:胞兄弟;胞姐妹;胞叔

    (6) 同一国家的人。如:港胞;同胞(同国人);难胞

    (7) 细胞的简称 。如:胞器;胞间隙

    英文翻译

    womb, placenta, fetal membran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陆丰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宝安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梅县腔] bau1 [东莞腔]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rau/peaupau

    台胞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