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布

tái bù [tai bu]
繁体 檯布
注音 ㄊㄞˊ ㄅ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台布 táibù

(1) 覆盖台桌面的布

tablecloth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桌布。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台布垂到地板上。
2、在餐桌上盖上一块台布。
3、我看到一名被衣服紧紧包裹的妇女躺在宴会桌上的台布上,好像变魔术的样子,开始我很不适应这一点。
4、楼下是大堂,楼上是包房。我们进了一个包房,金色的餐巾十分华贵,台布也是配套的,一扇大窗开向一汪池塘。
5、我们跟着她的眼睛,发现了一个小洞在台布。
6、中国台布以其品质优良,工艺精湛,式样有吸引力而闻名于世界。
7、餐桌上有台布,小孩子坐在两张华丽的椅子上,在一名女仆的照顾下用着银制餐具。
8、这个社会,应当象提起台布的四只角那样,把它整个儿抛到空中!
9、路路通急忙去找乘务员,很快地弄来了两副牌和一些计分用的筹码,另外还有一张铺着台布的小桌子。
10、她竟用自己最好的花瓶换来一张一文不值的台布,真蠢!
11、台布不要取下,我要摆桌子开晚饭了。
12、马上换一块新台布来。
13、不到一个小时,大地就像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台布。
14、我们的台布价格优惠,在贵方市场上非常好卖。
15、我们也可以根据你们提供的花样制作台布。
16、我省所产的台布在我国市场上畅销。
17、台布很快就熨烫平整了。
18、看她那用手指拽台布边的样子,你可以断定她是多么紧张。
19、我还要指出这张台布令人难以忍受。
20、中国台布在欧洲非常畅销。
21、适用于洗涤合成纤维及棉质织品如沾有重污的制服、餐巾和台布等。可用于各种水温。
22、家具为明亮的木本色,床单、台布、窗帘等织物为淡黄色,这就造成了一种高明度的暖色调子。
23、她把台布上撒得到处是盐。
24、绿色的台布,有冬青图案的餐具,即将点燃的红蜡烛。
25、餐桌的台布色彩就可以采用橙色等鲜艳色彩,使人很有食欲。
26、你可以用台布盖着桌子。

台布的国语词典

桌布。

如:「这块台布的花纹很漂亮。」

台布的网络释义

台布

  • 台布,是覆盖于台、桌面上用以防污或增加美观的物品。也被称为:桌布,因为习惯性的是覆盖于桌子上的,所以也称桌布。由于国内外使用习惯及桌子的规格,形状不同,名称各异,有方台套、圆台套、茶台套、餐台套等,主要用于陈设、宴会、用餐,一般适用于宾馆,茶馆等高雅的地方。
  • 台布造句

    继而那彦成、松筠、台布、长麟推行于陕甘,而后书麟、吴熊光行之于湖北。
    铺着白色台布的餐桌上摆着精美的盘子,点着四叉灯台,每盏灯上安着一只红色灯罩。
    当他用匙舀汤时,他把汤泼溅在台布上了。
    主要的施工设备为五台塔吊,三台布料机以及二台升降机等,施工的主要特点是用电负荷大,施工用电需要系数大。
    从我们驻贵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处那里得悉你们是台布的大买户。
    主要生产各种家用、宾馆、酒店用床上用品、台布,和经营坯布、印染布等各类纺织面料贸易。
    摆台,台布、餐具都要严格按照标准。
    采购产品床上用品亚麻布,棉被,枕头和枕头套,垫子,支持,帐,手巾,浴室内踏垫,围裙,烤箱棒球手套,壶烛台,台布。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着精致的瓷碟,还有填满梅子和苹果、冒着热气、香喷喷的烤鹅。
    各类款式齐备,并有多样化设计,专业提供学校、安老院、写字楼、舞台布幕、礼堂遮光布及室外帐篷设计。
    史密斯公司向我们介绍贵公司是中国台布的未来买主。由于我方经营台布,我们很愿意与你方建立直接贸易关系。
    如果女士真的期望这个节日节目能媲美"胡桃夹子",她应该知道如何舞台布景。
    “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北京很多饭馆都是光板儿桌子,我们也有光板儿桌子,但是我们会多铺一层台布。
    然而,音乐剧服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舞台布景、灯光、化妆造型等共同构成音乐剧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
    我们要采购塑料袋,塑料家庭用品,浴帘,淋浴帽,台布,塑胶餐具,塑胶制品。
    桌上铺著雪白的台布,上面放著精致的瓷碟,还有填满梅子和苹果、冒著热气、香喷喷的烤鹅。
    除此之外,还有闽南学堂、闽台小吃馆、闽台布袋戏等一系列充满“台味”的特色游园活动。
    因为硬景太占空间,舞台布景以软景和边幕的使用为主,以为舞台留出富余的演出场地。
    代梦莲说道,布餐具之前,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清理掉,把刚熨过的台布铺上来。
    一江绿水,隔着东窗把人面、台布、新换的淡色衣服……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影。

    汉字详情

    tái,tāi [tai]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C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R
    四角: 23600

    详细解释

    tāi

    名词

    (1) 地名。“台州”的简称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

    南发交广东温台。——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二首》

    (2) 另见 tái

    tái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 ))

    (2) 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来比喻三公 。如: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意为职位显要);台宿(三台星);台光(三台星光);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台斗(比喻宰辅重臣);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台臣(指宰辅重臣)

    (3)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后作“鲐”

    黄台背,以引以翼。——《诗·大雅·行苇》

    (4)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室屋同意。按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2) 同本义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可以处台榭。——《礼记·月令》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台阁相向。——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守台军士。——《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台门(古代诸侯所筑用来了望守卫的土堆高台);台榭(垒土高起的平方地叫台,台上的亭子叫榭);台阁(台榭楼阁);台观(楼台宫观);台下(台榭的下面);台馆(楼台馆阁)

    (4) 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如:站台;讲台;检阅台;台城(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台门(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为台基,故称)

    (5) 器物的底座 。如:台盏(一种酒盏,有托盘);砚台;镜台;灯台;船台;锅台;烛台

    (6) 站;单位

    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红楼梦》

    (7) 又如:气象台;电视台

    (8)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

    台,侍也。——《广雅·释诂一》

    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服注:“给台下征召也。”

    (9) 又如:台讳(对人官名的尊称);台坐(敬辞。坐于尊位);台表(敬辞。用于称呼人的字);兄台;台鉴(请对方阅览的敬词);台屏(敬辞。尊称对方的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安(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10) 莎草

    南山有台, 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11) 古代中央官署名

    尚书初入台为郎中。——《汉官仪》

    台谒当以属礼。——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台,御史台,作状语)。又如:台垣(高级官署);台辅(高级官署或官位);台臣(台阁之臣,国家的大臣;谏官);台官(官名。汉代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后世因此又称尚书或御史为台官);台郎(尚书郎);台省(汉时称尚书为台省。因尚书省的办事处中台在禁省中而得名)

    (13) 台湾省的简称 。如:台胞

    (14) 姓

    量词

    (1) 用于某些机器。 如: 一台车床; 一台拖拉机

    (2) 舞台上一次完整的演出。如: 一台话剧; 两台戏对唱

    名词

    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像台的家具,用于家庭生活或某种工作 。如:手术台;梳妆台;写字台;台历;台球台;乒乓球台

    名词

    (1) 台风的简称 。 如:请大家注意收听当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注意防台抗台

    (2) 另见 tāi

    英文翻译

    platform; unit; term of add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toi4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

    台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