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咬

dīng yǎo [ ding yao]
注音 ㄉ一ㄥ 一ㄠˇ

词语释义

叮。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叮①:蚊虫~。

叮咬造句

我们这里有治疗蚊虫叮咬的虎牌清凉油。
叮咬是公认的具有强烈的瘙痒红色的小咬。
人类非洲锥虫病,更多的被称为昏睡病,是由锥体虫通过拟舌蝇叮咬感染人体而引起的。
因为明天他们除了一两个倒霉鬼会留下之外,所有人都可以回唐门了,不用在这里被蚊虫叮咬,日晒雨淋了。
新生儿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
在用肩膀扛运一捆甘蔗时,刘宝同左颈部不慎被几只大黑蚁叮咬,颈部皮肤过敏立即变红发痒。
该药用于治疗致命的寄生虫病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它是由白蛉叮咬传播的。
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认识较明确,但对游泳、手淫,特别是蚊虫叮咬、共用牙具和剃须刀能否传染艾滋病认识模糊。
记者发现,每棵柳树的树身上布满了蛀虫叮咬的虫眼,在每棵大树的根部,都是一堆堆蛀虫排泄出来的粪便和树木的蛀屑。
大象为防止苍蝇的叮咬,两只大耳朵总是在不停地扇动,就像扇动两把大芭蕉扇一样。
世界艾滋病日,友情提醒:艾滋病经血液、性接触、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握手、咳嗽、就餐、一起游泳及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愿你珍惜爱,多保重。
在流行区野外考察和野外工作,生产劳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避蚊剂,以防恙螨幼虫叮咬。
这种病由锥虫属寄生虫引起,经由采采蝇的叮咬传播给人类。
消除虫咬要减轻蚊虫或跳蚤的叮咬造成的痛痒,可以敷一块拧过的湿毛巾或将一匙水和三匙苏打制成的糊状物敷到被叮咬处。
游览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意外遭到虎头蜂叮咬,以致头晕失控冲入对向车道。
警告你:你是蚊子放屁-吓谁呢;你的翅膀-扇不起风浪;小心碰上蜘蛛网-有去无回。此短信献给被文字叮咬的朋友。
登革热是经由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进行传播的。
隐翅虫不会叮咬人,也不会主动释放毒液,遇上隐翅虫,将它弹走或吹走就好了。
内盐之有理凉茶也需私人定制白天蚊子叮咬。
法院指出,蚊虫叮咬事件可以满足致害物外来、突发、非本意、非疾病的条件,因此可以认定蚊虫叮咬符合通常的“意外伤害”的特点。

汉字详情

dīng [ding]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SH
五行:
仓颉: RMN
四角: 61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丁声。本义:切嘱。如:叮咛)

(2) 同本义 。如:千叮万嘱

(3) 虫类用针形口器刺人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4) 如:叮得满身是红块

(5) 比喻紧跟不放 。如:一些人在叮他;叮问

(6) 〈方〉∶追问 。如:跟着我又叮了他一句,他说明天准去,我才放心

形容清脆的响声 。如:叮咚;叮铃;叮叮当当;叮当响

英文翻译

exhort or enjoin repeatedly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di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dang5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海陆丰腔] den1 dang5
◎ 潮州话:dêng1(teng) dêng3(tè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當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tengtieŋ
yǎo [yao]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UQY
五行:
仓颉: RYCK
四角: 600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 同本义

易子而咬。——《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咬姜呷醋(节约饮食用度);咬牙关(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咬钉嚼铁(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4) 吐字发音 。如:咬舌子(说话吐字含混不清的人);咬耳朵(附耳密语);咬字不准;咬吐(咬字吐音,发音);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咬嚼吞吐(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5) 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 。如:乱咬好人;反咬一口

(6) 螺丝等互相卡住 。如:这个旧螺母咬不住扣儿

英文翻译

bite, gnaw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u1 [海陆丰腔] ngau1 gau1 [梅县腔] gau1 ngau1 [陆丰腔] ngau1 [客英字典] ngau1 [宝安腔] ngau1 [客语拼音字汇] ngau1 [台湾四县腔] ngau1 gau1 [东莞腔] n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