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床架屋

dié chuáng jià wū [ die chuang jia wu]
繁体 疊牀架屋
注音 ㄉ一ㄝˊ ㄔㄨㄤˊ ㄐ一ㄚˋ ㄨ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叠床架屋 diéchuáng-jiàwū

(1)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nedless duplication as piling one bed upon another or building one house on top of another;senseless piling up of phrases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成语用法

叠床架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迭床架屋”。

⒉ 后以“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牀上施牀耳。”
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书》之二:“某窃谓尊兄未曾实见太极,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下面必不更着‘真体’字。上面加‘无极’字,正是叠床上之床,下面着‘真体’字,正是架屋下之屋。”
清恽敬《答顾研麓书》之二:“尊大人集已有三序……如敬再作,是叠床架屋,深可不必。”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咏桃源诗,古来最多,意义俱被説过,作者往往有迭床架屋之病,最难出色。”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在宋朝的国家机器中,旧官和新官,有权的官和无权的官,朝廷派遣的官和地方的官,层次重迭,迭床架屋。”

⒊ 比喻反复强调。

朱自清《论老实话》:“常听人说‘我们要明白事实的真相’,既说‘事实’,又说‘真相’,迭床架屋,正是强调的表现。”

叠床架屋的国语词典

床上叠床,屋下架屋。语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比喻重复累赘。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言事.答顾研麓》:「如敬再作,是叠床架屋,深可不必,裁之裁之!」

叠床架屋的网络释义

叠床架屋

  • 叠床架屋,汉语拼音dié chuáng jià wū,汉语成语,比喻重复、累赘。也比喻办事重复,自找麻烦。 也作床上安床。出自《颜氏家训·序致》。
  • 叠床架屋造句

    这篇小说的语言叠床架屋的,看起来很乏味。
    新经理上任之后,立刻裁撤所有叠床架屋的冗员和单位。
    他企图用叠床架屋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立论空洞的毛病。
    政府机构叠床架屋,机构改革应先从这里开始。
    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使文章简洁生动,但是叠床架屋地使用却有反效果。
    那个人演讲叠床架屋兴头十足。
    他这篇读书报告条理顺畅,不会给人叠床架屋之感。
    写文章应该力求扼要通顺,最忌叠床架屋。
    机构如果叠床架屋,责任不明确,就很难提高工作效率。
    就这么一点小事儿你没必要叠床架屋似地跟我讲个没完。
    这篇文章的论述多半叠床架屋,不够简明扼要。
    你做事不要叠床架屋,多此一举。
    你若是只知抄袭前人的意见,叠床架屋,很快地就会失去原创力。
    说话写文章应力求简明扼要,切忌叠床架屋,使人不得要领。
    你的这篇文章有叠床架屋的毛病,应该稍微删减重复的部分。
    这本小说的文字有许多地方叠床架屋,读来让人感到重复累赘。
    总之不喜欢叠床架屋,而喜欢直接冲击心灵那样的感觉。村上春树。
    恰繁地使用成语可使文章简洁生动,但是叠床架屋地使用却有反效果。

    汉字详情

    dié [die]
    部首: 228
    笔画: 13
    五笔: CCC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EM
    四角: 7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2)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4)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如:叠被子;叠衣服

    (5) 振作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6) 轻击 。如:叠鼓(轻轻地连续击鼓)

    (7) 惧怕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副词

    连续;接连 。如:叠次(迭次。一次又一次);叠连(重复;连接);叠接(连续收到)

    量词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英文翻译

    pile; be piled up;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ip6
    ◎ 潮州话:tah8 (thâh)

    宋本广韵

    chuáng [chuang]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SI
    五行:
    仓颉: I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爿( 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如:琴床,印床

    量词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英文翻译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梅县腔] cong2 [东莞腔] cong2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宝安腔] c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士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zriang/driangdʒʰĭaŋ
    jià [ji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LKSU
    五行:
    仓颉: KRD
    四角: 46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棚架)

    (2) 同本义

    葡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齐民要术·种桃》

    (3) 搁置或支持东西的用具

    借书满架。——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十字架;三脚架;架桩(原指吃完鸡鸭剩的骨架,江湖暗语指人的尸体);架阁(官署中用以保存公文案卷的木架;借指耽搁,放在一旁不管)

    (5) 框架 。如:屋架;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架格(架子,构架);架构(间架结构)

    动词

    (1) 建造;搭设;支撑

    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

    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架大炮击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架挂(架设,悬挂);架屋叠床(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架造(建造);架构(构筑,建造)

    (3) 搀扶 。如:架把(方向。搀扶);架逃(搀扶着逃走)

    (4) 超越,凌驾

    大略驾群才。——李白《古风》

    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钟嵘《诗品》

    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

    (5) 又如:架景(高耸层叠的景象);架殿(层出高耸的宫殿)

    (6) 用强力拖拉;绑架 。如:架票(绑票);架落(挟持;怂恿);架弄(硬拖硬拉)

    (7) 驾驶;驾御 。如:架海(驾海。犹航海);架羊(以羊驾车)

    (8) 争吵 。如:打群架;吵架

    (9) 捏造,虚构 。如:架诳(说谎);架弄(哄劝;摆弄);架言(假说;谎称);架谎(捏造言词说谎话)

    (10) 挡架,不让进入

    举起一根满堂红,架住宝刀。——《西游记》

    (11) 又如:架隔(架隔遮截。伸手阻拦);架数(招数;技法);架手(架势;出手);他一刀砍来,我拿枪架住

    量词

    (1) 两柱之间为一架

    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新唐书》

    (2) 用于由某些机件构成的或有支架的物体。如:一架飞机;五架照相机;三架电风扇

    鸟鸣声 。如:架架格格( —gē鸟鸣声);架犁(鸟名。以其叫声而名)

    英文翻译

    rack, stand, prop; pro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gaa2 gaa3
    ◎ 客家话:[陆丰腔] ga5 [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东莞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rah/keahka
    [wu]
    部首: 327
    笔画: 9
    五笔: NGC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MIG
    四角: 77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2) 同本义

    屋,居也。——《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

    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

    去帝制黄屋左纛。——《汉书·南粤王佗传》

    去黄屋称制。——《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

    (3) 又如:屋幕(帐幕);屋漏(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插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

    (4) 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

    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淮南子》

    (5) 房舍,房屋

    以二人居屋十间。——洪亮吉《治平篇》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屋山(屋脊);屋山头(堂屋两端的房檐);屋桷(房屋上的椽子);屋里巷(家里);屋除(阶下,房舍前的台阶);屋庑(房子的顶部);屋头(房屋的上面);屋庐(泛指居室);屋盖(屋顶);屋壁(房屋的夹墙);屋基(房屋的地基);屋山头(屋山。指屋脊或山墙);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7) 房间。如:里屋;外屋

    (8) 房顶 。如:屋上架屋;屋下架屋

    (9) 室深处

    屋,奥也。其中温奥也。——《释名》

    (10) 车盖,车篷子

    纪信乘黄屋车。——《史记》

    动词

    (1) 终止

    李纲用之于 靖康而 宋社屋。—— 沈德符《万历野荻编》

    (2) 建屋,盖屋

    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礼记》

    英文翻译

    house; room; building,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nguk1 uk1
    ◎ 客家话:[梅县腔] wuk7 [台湾四县腔] wuk7 [客语拼音字汇] vug5 [海陆丰腔] wuk7 [客英字典] vuk7 [陆丰腔] wuk7 [沙头角腔] wuk7 [宝安腔] wuk7 [东莞腔] w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ʔukquk/uk

    叠床架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