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岭
词语释义
叠岭
(1) 重叠的山岭
词语解释
重迭的山岭。
唐 李白 《过汪氏别业》诗之一:“叠岭碍河汉,连峯横斗牛。” 唐 杜甫 《晓望》诗:“高峯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唐 李颀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诗:“叠岭雪初霽,寒砧霜后鸣。”
叠岭的网络释义
叠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2)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4)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如:叠被子;叠衣服
(5) 振作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6) 轻击 。如:叠鼓(轻轻地连续击鼓)
(7) 惧怕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副词
连续;接连 。如:叠次(迭次。一次又一次);叠连(重复;连接);叠接(连续收到)
量词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h8 (thâh)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2) 同本义
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南朝 宋· 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
(3) 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予登岭上。——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岭外望之。——宋· 沈括《溪笔谈》
(4) 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5) 相连的山,山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 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7) 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系 。如:秦岭;大兴安岭;葱岭;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8) 五岭的简称 。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为五岭。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如:岭外(岭表,岭南。岭徼。五岭以南的地区);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岭海(指广东和广西。因两广在五岭之南,临近南海,故称岭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ang1 lia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靈 | 郎丁 | 來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lieŋ | l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