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

fā jué [ fa jue]
繁体 發掘
注音 ㄈㄚ ㄐㄩㄝ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发掘 fājué

(1) 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发掘宝藏
excavate

(2) 犹如用挖掘、深入搜寻来显露或采集

发掘事实
dredge;explore;unearth

词语解释

  1. 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汉书·刘向传》:“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唐 王昌龄 《长歌行》:“寳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宋 梅尧臣 《吴冲卿出古饮鼎》诗:“从谁发掘归 吴侯 ,来助雅饮欢莫极。” 邹韬奋 《当前的主要任务》:“如果把 中国 的潜在的伟大力量视为 中国 的无限的宝藏,这宝藏在实际上还只是被发掘了一小部分。”

  2. 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匿姦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郭沫若 《沸羹集·序<念词与朗诵>》:“他是孜孜不息的人,继此一定还有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花城》1980年第7期:“ 中国 的文明已经奄奄一息,要拯救!要发掘人才。”

引证解释

⒈ 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汉书·刘向传》:“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唐王昌龄《长歌行》:“寳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宋梅尧臣《吴冲卿出古饮鼎》诗:“从谁发掘归吴侯,来助雅饮欢莫极。”
邹韬奋《当前的主要任务》:“如果把中国的潜在的伟大力量视为中国的无限的宝藏,这宝藏在实际上还只是被发掘了一小部分。”

⒉ 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匿姦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郭沫若《沸羹集·序<念词与朗诵>》:“他是孜孜不息的人,继此一定还有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
《花城》1980年第7期:“中国的文明已经奄奄一息,要拯救!要发掘人才。”

发掘的国语词典

挖掘。

如:「发掘人才」。

发掘的网络释义

发掘 (词语)

  • “发掘”作为一个汉语语素,基本意思有二:1. 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2. 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
  • 发掘造句

    我们要努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对单身妹妹,我始终争取;对有夫之妇,我从未放弃;对十六岁以上女孩,我注意发掘;对小于十六的,要有战略性眼光。
    不管怎么说,真正的潜力只有靠今后的实验来发掘。
    有许多的朋友之间都是这样的,虽然经常相处在一起,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去发掘对方的往事,当然更不会想到要去发掘朋友的隐私。
    最后,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不去发掘,你怎么知道自己没特长。
    从这些消极的方面转移你的思想到积极的一面,你就会发现你所未发掘的黄金所在。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优势的潜力,善于发掘自己的心理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潜力,人人都会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在这方面,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充分认识自己。
    只要是所有人都很有兴趣追求的东西,我就没兴趣。相反那种未经挖掘的璞玉,从发掘,打造到炒作,要怎麼样全凭我个人的本事。
    珍惜现在,发掘现在所做事蕴含的快乐,就会有信心,就会随时享受生活。
    其实楼主应该有印象的,只是一时没被发掘出来,自己慢慢再回忆一下,应该可以回忆起来的。
    而是那些最善于发掘和利用每一个机遇的人。
    这突如其来的仔细审查很可能会发掘更多的丑闻。
    老师要发掘学生的潜力,然后根据其特长进行培养。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剧本并没有写下来,要靠自己慢慢发掘自己的人生是属于哪一种的舞台剧,然后在那个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这是刚发掘出来的文物。
    快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能光是享用,而不去发掘。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努力从人的性格中发掘可稀释的精华。
    你无法教会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人去发掘他内在的东西。
    命运与时势紧紧相连。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掘自己,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汉字详情

    fā,fà [fa]
    部首: 228
    笔画: 5
    五笔: NT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KE
    四角: 23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 放箭)

    (2) 同本义

    發,射发也。——《说文》

    壹发五豝。——《诗·召南·驺虞》

    发彼有的。——《诗·小雅·宾之初筵》

    循声而发。——《礼记·射义》

    矢四发。——《汉书·匈奴传》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史记·李将军列传》

    暮见火而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宋· 欧阳修《归田录》

    度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 百发百中; 发矢(射箭); 发箭(射箭);发功(指射技)

    (4) 出发;上路

    发,去也。——《广雅》

    履我发兮。——《诗·齐风·东方之日》

    朝发枉诸。——《楚辞·离骚·涉江》

    顷之未发。——《战国策·燕策》

    卿与子敬、 程公便前发。——《资治通鉴》

    兰舟催发。——宋· 柳永《雨霖铃》

    (5) 又如:发足(起程,出发)发程(起程,上路;动身启程);发逐(出发追逐);发迈(出发远行)

    (6) 打开;开启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发日(公文的启封日期);发书(拆开诏书或书信)

    (8) 征发;征调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西门豹治邺》

    (9) 又如:发召(征调);发调(征调);发徭(征派徭役)

    (10) 发生;发出

    使人发书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发念(萌生念头);发意(产生某种意念);发兴(发生)

    (12) 发布;宣告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遂发命,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发政(发布政令)

    (14) 抒发;发泄

    发狂吟。——《三国演义》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5) 又如:发郁(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发忿(发泄愤恨的情绪);发挥(抒发)

    (16) 派遣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史记·项羽本纪》

    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 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17) 又如:发师(派遣军队、出兵);发导(派遣向导)

    (18) 挖掘

    于败石丛草处,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发冢(掘墓);发硎(发掘整理);发揭(发掘,揭开)

    (20) 花开放

    野芳发而幽香。——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又如:发秀(开花);发彩(指开花)

    (22) 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发五十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3) 又如:发电报

    (24) 因得到大量财富而兴旺 。如:暴发(突然发财得势)

    (25) 发酵,膨胀 。如:面发了;发一发干菜

    (26) 卖出 。如:发兑(批发;卖出);发脱(卖出;打发;除去)

    (27) 繁育;生长 。如:发孚(发芽);发鲜(发芽);发荣滋长(草木繁茂的萌发生长)

    (28) 施行;开始 。如:发头(开始;起头);发讲(开始讲解);发始(开始);发严(开始严阵待命)

    (29) 阐发 。如:发微(阐发微妙之处);发义(阐发义理);发题(阐发题意);发蕴(阐发奥秘之情)

    (30) 显现;显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宋· 欧阳修《秋声赋》

    (31) 又如:发色(呈现色彩);发迷(显现迷惘的神情);发梦(显现梦境)

    (32) 表现 。如:发华(表现出文彩);发威(显示威风);发藻(显示文采)

    (33) 散发;发给 。如:发越(散发,播散);发辉(散发光辉)

    (34) 举事;发难 。如:发谪(举发;谴责);发衅(挑起争端);发举(兴起,举事)

    (35) 倡始;提出 。如:发端

    (36) 启发;开导 。如:发悟(启发使领悟);发机(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37) 提拔;举荐 。如:发困(举荐处于困境的人);发荐(发迹,被荐举)

    (38) 传扬;张扬 。如:发闻(传播;显扬;传扬名声);发德(使道德显扬)

    (39) 揭露;暴露

    (40) 又如:发奸(揭发坏人坏事);发潜(揭发潜伏的坏人坏事);发举(揭发,检举)

    (41) 点燃;燃烧起来 褺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42) 又如:发爨(烧火做饭);发薪(点燃柴草)

    (43) 疾病发作 。如:发脾寒(患疟疾病);发痧(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

    (44) 制作;拟定 。如:发天葩(比喻制作新奇的文章)

    (45) 歌唱;表演;演奏 。如:发调(发出曲调);发猛(高亢清扬的乐声);发梁(歌声绕梁不绝)

    (46) 感到 。如:发虚(饿得发慌);发软;发晕

    (47) 行动 。如:发止(行止;进退);发乔(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

    (48) 发源;发端 。如:发轸(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发岁(一年起始)

    (49) 发性,使性子 。如:发业(发怒;作孽);发村(撒野;发脾气);发野(撒野;蛮不讲理)

    (50) 流露感情 。如:发中(发自内心)

    (51) 通“拨( )”。除去;错乱

    居干之道,菑栗不迤,则弓不发。——《周礼·考工记·弓人》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52) 通“法”。效法,遵守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管子·任法》

    〈量>

    (1) 在小武器打靶比赛中每个射手规定的发射次数 。如:一次20发

    (2) 计算子弹、炮弹的单位。如:一发炮弹

    (3) 另见 fà;fèi

    名词

    (1) 头发,人头上的毛 ?

    巽为寡发。——《易·说卦》

    其华在发。——《素问·大节藏象论》

    穷发之下。——《庄子·逍遥游》

    束发而就大学。——《大戴礼记·保傅》

    结发成夫妻。——《苏武古诗》。注:“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理发;脱发;怒发冲冠(形容怒极)

    (3) 草木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

    山以草木为发。——《地理书》

    (4) 通“旆( pèi)”。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荀子·议兵》

    (5) 另见 fā;fèi

    fèi

    动词

    (1) 通“废”。崩坏;停止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老子》

    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春秋》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2) 又如:发药(停止用药)

    (3) 另见 fā;fà

    英文翻译

    issue, dispatch, send out; hair

    方言集汇

    ◎ 粤语:faat3

    宋本广韵

    jué [ju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BM
    五行:
    仓颉: QSUU
    四角: 57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2) 同本义

    掘,搰也。——《说文》

    掘,穿也。——《广雅》

    掘褚师定子之墓。——《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阙(掘)地下冰而床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掘坎南顺。——《仪礼·既夕记》

    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

    掘野鼠去草实。——《汉书·李广苏建传》

    掘地深逾寻丈。——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掘室(掘地而成的房间);掘阅(小虫化生,穿地而出。阅,通穴);掘藏(发掘埋藏之物。指得到意外之财);掘穴(打洞)

    (4) 通“屈”。竭尽;穷尽

    虚而不掘,动而愈出。——《老子》

    (5) 通“崛”。突起;翘起

    穷巷掘门。——《战国策·秦策》

    洪臺掘其独出兮。——《汉书·扬雄传》

    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丘迟《与陈伯之书》

    掘强岁月之间。——《后汉书·卢芳传论》

    (6) 又如:掘尾(翘尾巴);掘起(崛起;突起)

    形容词

    (1) 通“拙”。愚笨;粗劣

    田农掘业,而秦阳以盖一州。——《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掘笔(秃笔);掘头船(简陋、头尾不显著的小船)

    (3) 通“倔”。倔强 。如:掘强(性刚强,不屈服的样子)

    英文翻译

    dig, excavate; excavate cav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6
    ◎ 客家话:[梅县腔] kiut7 kut8 [陆丰腔] kiat7 [东莞腔] kut7 [海陆丰腔] kut8 kiut7 [客英字典] kiut7 kwut7 kwut8 [宝安腔] k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6 kud6 [台湾四县腔] kut8 ki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衢物入聲合口三等gyot/giutgʰĭ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