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亮

fā liàng [fa liang]
繁体 發亮
注音 ㄈㄚ ㄌ一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发亮 fāliàng

(1) 发出光亮

眼睛发亮
发亮的皮鞋
shine

词语解释

  1. 发出亮光。

    丁玲 《韦护》第三章:“这时天已在发亮了。” 老舍 《骆驼祥子》十:“手黑得发亮,像漆过了似的。” 巴金 《家》十:“她的眼睛开始发亮,罩上了一层晶莹的玻璃似的东西,睫毛接连地动了几下。”

  2. 指现出乐观、高兴的神色。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不开口。然而她底脸发亮了,泪晶晶的双眼已经告诉了我:我底爱情底自白是得到她底欢迎的。” 巴金 《军长的心》:“可是他突然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他笑得那么高兴,好像他的脸一下子也发亮了。” 柯岩 《红领巾的歌·床头的画》:“开头她一见换了就摇头叹息,后来她一见换了就眼睛发亮。”

  3. 比喻精彩。

    杜鹏程 《<保卫延安>重印后记》:“我觉得:眼前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稿子,虽说也有闪光发亮的片断,但它远不能满足我内心愿望。”

引证解释

⒈ 发出亮光。

丁玲《韦护》第三章:“这时天已在发亮了。”
老舍《骆驼祥子》十:“手黑得发亮,像漆过了似的。”
巴金《家》十:“她的眼睛开始发亮,罩上了一层晶莹的玻璃似的东西,睫毛接连地动了几下。”

⒉ 指现出乐观、高兴的神色。

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不开口。然而她底脸发亮了,泪晶晶的双眼已经告诉了我:我底爱情底自白是得到她底欢迎的。”
巴金《军长的心》:“可是他突然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他笑得那么高兴,好像他的脸一下子也发亮了。”
柯岩《红领巾的歌·床头的画》:“开头她一见换了就摇头叹息,后来她一见换了就眼睛发亮。”

⒊ 比喻精彩。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我觉得:眼前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稿子,虽说也有闪光发亮的片断,但它远不能满足我内心愿望。”

发亮的国语词典

发出亮光。

如:「他一听到有吃的,眼睛立刻发亮起来。」

发亮的网络释义

发亮

  • 发亮比喻精彩。 杜鹏程 《重印后记》:“我觉得:眼前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稿子,虽说也有闪光发亮的片断,但它远不能满足我内心愿望。”
  • 发亮造句

    墙角,什么东西白得发亮。
    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记忆里只剩下一些发亮的细节,在无数个大雨的夜里,重新回到我的梦境中来。
    语文老师紧盯着我,他的黑眼黑得发亮,锋利敏锐得像把锥子,仿佛要把什么刺穿似的。
    老师,离别虽然久长,而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烂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里。
    一簇乌黑发亮的秀发轻轻飘撒在他的桌面上,散发着阵阵芳香。他顺着发尖望上去,欣喜地发现这是一个迷人的黑色瀑布,似乎还发出潺潺的水声。他感到阵阵心跳。
    坐在临荷远眺的楼上,包围在绿树之中。雨水打在芭蕉叶上,从宽大叶片上滚动滴落。树叶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和着微风摇曳,好像在欢呼这酷暑中难得的清凉。
    老师,离别是淡忘的开始,但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然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
    握在少年手中的烧火棍上,无数细微的血脉一般的红色血丝,突然一起发亮,阴影之下,仿佛燃烧生命一般的鲜血流淌着。
    王冠上镶嵌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
    老师,离别虽然久长,而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烂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
    把握青春让他发光发亮。
    颗粒饱满,绿得发亮。清热解暑,香鲜可口。
    如同星辰一样发亮。
    他那浮肿面皮,像个吹足气的猪尿泡,膨胀得发亮。
    我的同桌是一个调皮,可爱的男孩。他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不知为什么,却戴上了眼镜,他的头发乌黑发亮,眉毛弯弯的像月亮,鼻子翘翘的,嘴巴红润润的,很惹人喜爱。
    到了露天煤矿,你可以看到裸露在地面上的乌黑发亮的煤层。
    那老妇人的状貌没有什么特点,额上虽然已画了好几条皱纹,还不见得怎么衰老。只是她的眼睛有点怪,深陷的眼眶里,红筋连连牵牵的,发亮;放大的瞳子注视着孩子的脸,定定的,凄然失神。
    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

    汉字详情

    fā,fà [fa]
    部首: 228
    笔画: 5
    五笔: NT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KE
    四角: 23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 放箭)

    (2) 同本义

    發,射发也。——《说文》

    壹发五豝。——《诗·召南·驺虞》

    发彼有的。——《诗·小雅·宾之初筵》

    循声而发。——《礼记·射义》

    矢四发。——《汉书·匈奴传》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史记·李将军列传》

    暮见火而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宋· 欧阳修《归田录》

    度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 百发百中; 发矢(射箭); 发箭(射箭);发功(指射技)

    (4) 出发;上路

    发,去也。——《广雅》

    履我发兮。——《诗·齐风·东方之日》

    朝发枉诸。——《楚辞·离骚·涉江》

    顷之未发。——《战国策·燕策》

    卿与子敬、 程公便前发。——《资治通鉴》

    兰舟催发。——宋· 柳永《雨霖铃》

    (5) 又如:发足(起程,出发)发程(起程,上路;动身启程);发逐(出发追逐);发迈(出发远行)

    (6) 打开;开启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发日(公文的启封日期);发书(拆开诏书或书信)

    (8) 征发;征调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西门豹治邺》

    (9) 又如:发召(征调);发调(征调);发徭(征派徭役)

    (10) 发生;发出

    使人发书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发念(萌生念头);发意(产生某种意念);发兴(发生)

    (12) 发布;宣告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遂发命,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发政(发布政令)

    (14) 抒发;发泄

    发狂吟。——《三国演义》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5) 又如:发郁(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发忿(发泄愤恨的情绪);发挥(抒发)

    (16) 派遣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史记·项羽本纪》

    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 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17) 又如:发师(派遣军队、出兵);发导(派遣向导)

    (18) 挖掘

    于败石丛草处,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发冢(掘墓);发硎(发掘整理);发揭(发掘,揭开)

    (20) 花开放

    野芳发而幽香。——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又如:发秀(开花);发彩(指开花)

    (22) 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发五十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3) 又如:发电报

    (24) 因得到大量财富而兴旺 。如:暴发(突然发财得势)

    (25) 发酵,膨胀 。如:面发了;发一发干菜

    (26) 卖出 。如:发兑(批发;卖出);发脱(卖出;打发;除去)

    (27) 繁育;生长 。如:发孚(发芽);发鲜(发芽);发荣滋长(草木繁茂的萌发生长)

    (28) 施行;开始 。如:发头(开始;起头);发讲(开始讲解);发始(开始);发严(开始严阵待命)

    (29) 阐发 。如:发微(阐发微妙之处);发义(阐发义理);发题(阐发题意);发蕴(阐发奥秘之情)

    (30) 显现;显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宋· 欧阳修《秋声赋》

    (31) 又如:发色(呈现色彩);发迷(显现迷惘的神情);发梦(显现梦境)

    (32) 表现 。如:发华(表现出文彩);发威(显示威风);发藻(显示文采)

    (33) 散发;发给 。如:发越(散发,播散);发辉(散发光辉)

    (34) 举事;发难 。如:发谪(举发;谴责);发衅(挑起争端);发举(兴起,举事)

    (35) 倡始;提出 。如:发端

    (36) 启发;开导 。如:发悟(启发使领悟);发机(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37) 提拔;举荐 。如:发困(举荐处于困境的人);发荐(发迹,被荐举)

    (38) 传扬;张扬 。如:发闻(传播;显扬;传扬名声);发德(使道德显扬)

    (39) 揭露;暴露

    (40) 又如:发奸(揭发坏人坏事);发潜(揭发潜伏的坏人坏事);发举(揭发,检举)

    (41) 点燃;燃烧起来 褺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42) 又如:发爨(烧火做饭);发薪(点燃柴草)

    (43) 疾病发作 。如:发脾寒(患疟疾病);发痧(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

    (44) 制作;拟定 。如:发天葩(比喻制作新奇的文章)

    (45) 歌唱;表演;演奏 。如:发调(发出曲调);发猛(高亢清扬的乐声);发梁(歌声绕梁不绝)

    (46) 感到 。如:发虚(饿得发慌);发软;发晕

    (47) 行动 。如:发止(行止;进退);发乔(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

    (48) 发源;发端 。如:发轸(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发岁(一年起始)

    (49) 发性,使性子 。如:发业(发怒;作孽);发村(撒野;发脾气);发野(撒野;蛮不讲理)

    (50) 流露感情 。如:发中(发自内心)

    (51) 通“拨( )”。除去;错乱

    居干之道,菑栗不迤,则弓不发。——《周礼·考工记·弓人》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52) 通“法”。效法,遵守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管子·任法》

    〈量>

    (1) 在小武器打靶比赛中每个射手规定的发射次数 。如:一次20发

    (2) 计算子弹、炮弹的单位。如:一发炮弹

    (3) 另见 fà;fèi

    名词

    (1) 头发,人头上的毛 ?

    巽为寡发。——《易·说卦》

    其华在发。——《素问·大节藏象论》

    穷发之下。——《庄子·逍遥游》

    束发而就大学。——《大戴礼记·保傅》

    结发成夫妻。——《苏武古诗》。注:“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理发;脱发;怒发冲冠(形容怒极)

    (3) 草木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

    山以草木为发。——《地理书》

    (4) 通“旆( pèi)”。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荀子·议兵》

    (5) 另见 fā;fèi

    fèi

    动词

    (1) 通“废”。崩坏;停止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老子》

    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春秋》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2) 又如:发药(停止用药)

    (3) 另见 fā;fà

    英文翻译

    issue, dispatch, send out; hair

    方言集汇

    ◎ 粤语:faat3

    宋本广韵

    liàng [lia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YPM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BN
    四角: 00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说文》一说本作“倞”,后移“人”于“京”下,又变作“儿”,并省去“京”中一竖。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亮,明也。——《说文》。段注:“古人名亮者字明。”

    (3) 如:诸葛亮,字孔明。

    皎皎亮月。——《文选·嵇康·杂诗》

    寸心若不亮。——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

    且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李贤注:“亮,明也。”

    (4) 又如:亮钟(更楼上报天亮的钟声);亮隔(亮槅。有透光花格的窗户、门窗等);亮色(明亮的色彩);亮油油(形容光亮而润泽);亮闪(明亮);亮莹莹(形容光亮透明);亮藿藿(形容明光耀眼);亮灼灼(犹亮晶晶)

    (5) 通“谅”。诚信;忠诚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

    (6) 又如:亮直(诚实正直;诚实正直的人);亮节(清高的节操);亮怀(忠直、坦荡的胸怀)

    (7) 响亮

    其鸣高亮。——《诗·小雅·鹤鸣》

    (8) 又如:亮溜(指声音嘹亮溜圆);亮彻(指声音响亮清脆);亮节(高亢之声)

    (9) 明白,清楚

    即蒙亮许,当赐矜擢。——《宋书·王僧达传》

    (10) 又如:亮拔(明达章理、才能出众);亮许(明察允许);亮察(明鉴);亮照(亮察)

    动词

    (1) 辅佐

    亮,佐也。——《小尔雅》

    惟时亮天工。——《虞书》

    亮彼武王。——《韩诗·大明》。按,如影之附形,合而相助也。

    (2) 又如:亮工(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亮采(辅佐政事);亮弼(辅佐)

    (3) 相信;信任

    亮,信也。——《尔雅》

    亮采惠畴。——《虞书》

    亮采有邦。——《书·皋谟》

    (4) 又如:亮贤(相信贤才);亮天地(敬信天地)

    (5) 显示;显露

    乃或亮闇。——《书·无逸》。按,恶室也。

    (6) 又如:亮台(旧称戏班组成后的首次演出);亮盒子摇(犹“打开天窗说亮话”。盒子,指赌博时押宝的宝盒)

    (7) 发光 。如:电灯亮了

    (8) 谅解;原谅

    母也天只,不亮人只。——《诗·鄘风·柏舟》

    (9) 把…拿出来供检查 。如:他把工作证亮了一下就进去了

    (10) 讲清楚、解释 。如:亮观点

    名词

    (1) 亮儿;灯火 。如:屋里一点亮儿也没有;拿个亮来

    (2) 姓

    英文翻译

    bright, brilliant, radiant, l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4 [沙头角腔] liong5 [宝安腔] liong5 [海陆丰腔] liong6 [陆丰腔] liong6 [梅县腔] liong5 [客英字典] liong5
    ◎ 潮州话:liang6 (lĩ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讓陽開去聲開口三等liangh/lianql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