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预

cān yù [ can yu]
繁体 參預
注音 ㄘㄢ ㄩ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动)参加进去(做某些事):~计划的讨论。[近]参加。

词语解释

  1. 见“ 参与 ”。

引证解释

⒈ 见“参与”。

参预的国语词典

参加。《晋书.卷四二.唐彬传》:「朝有疑议,每参预焉。」《三国演义.第二回》:「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也作「参与」。

参预造句

首次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的方法辅助参预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并研发了急诊数据计算机自动分析软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再次声明,过程指导者在此阶段不实现变更,只是聆听,意图是弄清参预者从哪里开始。
这些天朕让人暗中查访,此人虽不参预政事,但已经营多年根深叶茂,轻易动他不得啊。
不得参预与甲方有利害关系之第三人的诉讼及非诉讼事务。
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期望通过志愿者的参预可以创造很大的价值。
欧元的崩解吓坏了那些靠其过的们,包括那些参预欧洲会议的官员和大臣们。
尽管可能很少有文章涉及过,但是人们总会假设志愿者是被定义为无偿的,因此人们期待志愿者的参预所带来的收益,会比动员他们的成本高。
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应包括三个方面: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或市场制度以及公众参预制度。
研究者做了一个游戏,测试参预者是否乐意将款项委托给一个生疏人。这些人的脸城市在电脑的年夜屏幕上呈现。
经理,有四家有实力的公司参预这次兑标,你以为我们无机缘吗?
研究者发明,当那些脸被电脑措置赏罚赏罚成与参预者的脸相似时,他们的信赖度就会更高。
第二,建筑项目需要在许多参预者之间进行复杂协调。
现在应该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了,他有热情坚持自己的决定,不参预这种愚蠢的事情。
海马区对记忆很重要,但大脑的其他区域也参预其中。大多数功能都受一个由大脑不同区域组成的网络的规范。
对不起,我没能参预你的婚礼。

汉字详情

cān,shēn,cēn [can,shen,cen]
部首: 224
笔画: 8
五笔: CDE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KHHH
四角: 23202

详细解释

cān

动词

(1) (本义见 shēn音)

(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4)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5)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6)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7)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8)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9)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10)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11)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12)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13)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14) 另见 shēn;cēn;sān

cēn

(2) 另见 cān;shēn

sān

数量词

(1)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2) 另见 cān;shēn;cēn

shēn

名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2)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3)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如:参茸

(4) 另见 cān;cēn

英文翻译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1 sam1
◎ 潮州话:〖cam1(tsham)[澄海]cang1〗 〖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 〖san1(saⁿ)〗

宋本广韵

[yu]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CB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NMBO
四角: 11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页( xié), 予声。本义:安乐。经典通用“豫”字)

(2) 同本义

仙亭日登眺, 虎丘时游预。——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

(3) 预先,事先。事先有准备。通“豫”

预备走舸。(豫备轻快的小船。豫,同“预”,预先。舸,船;走舸,快船,偏正式词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预虑(事先考虑);预筮(预卜吉凶);预借元宵(预先点放灯);预日(提前一天);预图(预先考虑);预置(事前陈设)

动词

(1) 参与。通“与”

凡事相及为预。——《珠丛》

且灌夫何预也?——《汉书·灌夫传》。 师古曰:“预读曰豫。预,干也。”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 皇子协为 陈留王, 董重为骠骑将军, 张让等共预朝政。——《三国演义》

(2) 又如:预席(参加宴会);预选(参与考试选拔);预会(参加集会);预宴(赴宴)

英文翻译

prepare, arrange; in adv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