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参与掌管。
《晋书·职官志》:“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梁书·王规传》:“ 承圣 二年,迁尚书右僕射,仍参掌选事。”《新五代史·杂传·史圭》:“故事,直学士职虽清,而承领文书,参掌庶务,与判官无异。”
引证解释
⒈ 参与掌管。
引《晋书·职官志》:“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
《梁书·王规传》:“承圣二年,迁尚书右僕射,仍参掌选事。”
《新五代史·杂传·史圭》:“故事,直学士职虽清,而承领文书,参掌庶务,与判官无异。”
参掌的网络释义
参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ān
动词
(1) (本义见
音)(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4)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5)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6)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7)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8)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9)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10)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11)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12)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13)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14) 另见
cēn
(2) 另见
sān
数量词
(1)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2) 另见
shēn
名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2)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3)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如:参茸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am1(tsham)[澄海]cang1〗 〖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 〖san1(sa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手掌,手心
掌,手中也。——《说文》
指其掌。——《论语·八佾》
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谏吴王书》
(2)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极言容易);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掌文(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
(3) 脚的底部 。如:脚掌
(4)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5) 脚 。如:鸭掌
(6) 掌状物 。如:仙人掌
(7) 钉在马、驴、骡等蹄子底下的蹄铁 。如:这匹马该钉掌了
(8) 又指钉或缝在鞋底后部的补钉 。如:鞋掌
(9) 姓
动词
(1) 用手掌打
蹶松析,掌蒺藜。——扬雄《羽猎赋》
(2) 又如:掌嘴
(3) 主管,负责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掌家(管家);掌土(指掌管工部事务。因古代工部负责土木建造和水利工程等,故称);掌文(掌管文翰);掌计(掌握考核);掌节(掌握节令);掌选(主持选拔举荐);掌礼(主持礼仪);掌灶(主持烹调)
(5) 支撑
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红楼梦》
(6) 又如:掌不住(支撑不住;忍不住)
(7) 忍住
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ng3 [宝安腔] zong3 [客英字典] zhong3 [台湾四县腔] zong3 [梅县腔] zhong3 [沙头角腔] zong3 [陆丰腔] zhong3 [海陆丰腔] zhong3 [东莞腔] cong3 ca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掌 | 諸兩 | 章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jangx/tjank | tɕ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