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变量

cān biàn liàng [can bian liang]
注音 ㄘㄢ ㄅ一ㄢˋ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又称“参变数”、“参量”、“参数”。在每个指定情况下是一个常数值,在不同指定情况下数值不同的量。如方程y=kx,当给参数k以不同数值时,它表示过原点的一系列直线。

汉字详情

cān,shēn,cēn [can,shen,cen]
部首: 224
笔画: 8
五笔: CDE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KHHH
四角: 23202

详细解释

cān

动词

(1) (本义见 shēn音)

(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4)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5)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6)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7)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8)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9)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10)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11)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12)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13)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14) 另见 shēn;cēn;sān

cēn

(2) 另见 cān;shēn

sān

数量词

(1)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2) 另见 cān;shēn;cēn

shēn

名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2)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3)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如:参茸

(4) 另见 cān;cēn

英文翻译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1 sam1
◎ 潮州话:〖cam1(tsham)[澄海]cang1〗 〖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 〖san1(saⁿ)〗

宋本广韵

biàn [bian]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YO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CE
四角: 0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孌( 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名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英文翻译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方言集汇

◎ 粤语:bin3

宋本广韵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