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

qù nǐ de [qu ni de]

词语释义

善意的,打趣的拒绝语句。

去你的造句

朋友,我把开心、欢笑、健康、平安、甜蜜、如意、好运送给你,代替你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愿我的祝福洗去你的烦恼,快乐就好!
小满节气悄然而至,多变的永远是天气,不变的永远是情意,愿淡淡的风拂去你的疲惫,暖暖的阳光传递我真诚的祝福,让快乐天天相伴!幸福终生相随!
如果后悔,不能后退,是不是就只能往前,在失去你的风景里面,你却占据了每一条街,一步步曾经一步步想念在脚下蔓延,在充满你的回忆里面,我独自流浪海角天边,一步步走过当时心愿。
互相凝望的两个视线,只剩一个视线迷了路的视线,紧紧锁定的两个视线,来不及的一切失去你的视线,哭着说听不见的抱歉无能为力把爱吞成眼泪看着你,互相凝望的两个视线只剩一个视线,一个孤单迷路的视线。
如果你不能平均每周大概游三次泳,你将失去你的水感,同时你的技术也将开始退化。
如果不能彻底醉,微醺也是好的。各行各路了,还能微笑最难得。旅行有什么意义呢?旅行的意义,在我而言,就是你去你的未来,我去我的未来。
沈淇小友笔力如此之强,不当按常规来对待,所以我可免去你的县试补考,以我和张县令的名义为你出具保结,保举你直接参加八月府试。
我已经习惯了你的冷落,可是我却不能冷落你。因为我害怕失去你的世界,即使我感到孤单,我也不会说我难过。
你长的那么丑,我不会喜欢你的!你去你的加拿大找你的洋妞吧。
一旦无法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就只能做别人,当这样的状态超过了你人生的三分之一,你就会失去你的整个人生,因为另外的三分之一你在休息,最后的三分之一,你用来长大和死去。
愿我的祝福,汇成一池温泉,泡去你的严寒,泡出你的快乐,泡走你的烦恼,泡来你的好运。愿你小寒身体暖呼呼,心情乐呵呵,愉悦一整冬!小寒快乐!
再多的安慰也无法拂去你的泪水,再多的短信也不能抚平你受伤的心扉。我只想轻轻地对你说:清明节到了!远方的我永远在你身边祝福你、支持你。
亲吻你的额头,拂去你的忧愁;亲吻你的眼睑,给你我的温暖;亲吻你的脸颊,甜蜜你的心花;亲吻你的红唇,你我真情永存。亲吻情人节,爱你吻你,愿此爱绵绵无绝期!
你既不是什么激进派,也没有什么让人畏惧的,算啦,去你的吧!
知你工作辛苦,送上我的祝福懂你上班疲惫,送上我的安慰;但愿我的祝福能赶走你的辛苦,希望我的安慰能消去你的疲惫;真诚的祝你开心每一天!
先去你的塞外,再回我的江南。
借秋分来临之际,分去你的烦恼,分刮你的忧愁,分发我的祝福,分送我的问候。附带赠送“福、禄、寿、喜”四盒运气大礼包哦!
快乐如雨丝,浇灌你的心田,幸福如雨滴,滋润你的心房,如意如雨点,浸透你的心情,雨季来临,愿细雨洗去你的烦恼,开心相伴,小雨冲刷你的忧愁,舒心无限!
春暖花开草儿绿,有伙恶魔正寻你,它们扬言下狠手:剥去你的烦恼皮,抽去你的痛苦筋,要用平安的绳子拴住你,幸福的枷锁套牢你。祝你生日快乐!
今光棍节,愿你光棍的日子:滚去你的烦恼,滚来你的开心。滚来滚去,滚来了光棍独有的优势也滚来了我给你带来了祝愿。祝愿你财源滚滚将会来。

汉字详情

[qu]
部首: 224
笔画: 5
五笔: FCU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I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 )。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 南海。——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 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形容词

(1) 过去了的 。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胆小,畏缩

介词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水浒传》

名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王力《汉语音韵学》

英文翻译

go away, leave, depart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2 heo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沙头角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海陆丰腔] hi5 ki5 [宝安腔] hi5 [东莞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ki4 [陆丰腔] ki3 ki5 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羌舉上聲開口三等kʰĭokhiox/qivv
[n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QIY
仓颉: ONF
四角: 27292

详细解释

代词

(1) (形声。从人,尔声。本义:称说话的对方)

(2) 同本义

武平元年童谣曰:“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隋书·五行志上》

(3) 又如:你咱(你);你懑(你们);你娘(骂人的话,相当于“你娘的”);你老(对尊长的敬称);你那(你老人家);你伫(您);你等(你们)

(4) 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任何一个;一般的一个 。如: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

(5) 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 。如:他的才学叫你不得不佩服

(6) 每人;人人 。如: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很热闹

英文翻译

you, second person pronoun

方言集汇

◎ 粤语:nei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2 ngia1 ni3 ng2 [东莞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n2 ngi2 ni1 [陆丰腔] ni1 [客英字典] ni3 [台湾四县腔] ni3 ni1 (ngi2) [宝安腔] li1 [海陆丰腔] ni3 ni1 (ng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里上聲開口三等nrix/niioɳĭə
de,dí,dì,dī [de,di,di,di]
部首: 501
笔画: 8
五笔: RQY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API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