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膳

chú shàn [ chu shan]
繁体 廚膳
注音 ㄔㄨˊ ㄕㄢˋ

词语释义

饭食;饭菜。

词语解释

  1. 饭食;饭菜。

    汉 张衡 《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 华薌 重秬, 滍皋 香秔。”《晋书·何曾传》:“厨膳滋味,过於王者。”

引证解释

⒈ 饭食;饭菜。

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薌重秬, 滍皋香秔。”
《晋书·何曾传》:“厨膳滋味,过於王者。”

汉字详情

chú [chu]
部首: 206
笔画: 12
五笔: DGKF
仓颉: MMTI
四角: 71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尌( shù)声。本义:厨房)

(2) 同本义

厨,庖屋也。——《说文》

《孟子》始有厨字,是周初名庖, 周末名厨也。——《说文句读》

厨主食者也。——《苍颉篇》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饰厨传,俗字误作厨。——《汉书·宣帝纪》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张籍《新嫁娘》

厨冷难留乌止屋。——白居易《酬梦得贫居咏怀》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达。——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厨下(厨房);厨头(厨房);厨仓(厨房与粮仓);厨帐(账幕式厨房)

(4) 主持烹饪的人 。如:厨下儿(炊事工);厨人(厨师。又称:厨户,厨司,厨子,厨下儿);厨娘(烹调食物的妇女)

(5) 操办官食的官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食。——《汉书·王嘉传》

(6) 又如:厨吏(厨宰。主持炊事的小吏);厨兵(炊事兵);厨役(担任炊事的仆役)

(7) 菜肴

夫人设厨。——班固《汉武帝内传》

(8) 又如:厨膳(厨馔,饭菜);厨珍(珍贵美味的食品);厨车(运食物的车)

动词

(1) 烹饪;烹调

竹里行厨,花下提壶。——元· 曹德《折桂令》

(2) 又如:厨养臣(掌管君主膳食的官员)

英文翻译

kitchen; closet; cupboar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c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2 [宝安腔] cu2 [客英字典] chu2 [台湾四县腔] cu2 [梅县腔] chu2 [东莞腔] cu2
◎ 潮州话:dou5 (t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直誅平聲合口三等dryo/diu
shàn [shan]
部首: 444
笔画: 16
五笔: EUD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TGR
四角: 78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同本义,一般指肉食

膳,具食也。——《说文》

膳,肉也。——《广雅》

掌王之食饮膳羞。——《周礼·膳夫》。注:“膳,牲肉也。”

徧尝膳。——《仪礼·士相见礼》

膳于君。——《礼记·玉藻》。注:“膳,美食也。”

具太牢以为膳。——《庄子》

(2) 又如:早膳;供给膳宿;膳部员外郎(唐代礼部专管膳食的长官之一);膳服(饮食和服用);膳羞(美味的食品);膳饮(饮食)

动词

(1) 备置食物

其令太官省膳省宰。——《汉书·宣帝纪》

(2) 又如:膳府(宫中贮藏食物的仓库)

(3) 进献食物

宰夫膳稻于粱西。——《仪礼·公食大夫礼》

(4) 进食,吃饭

公膳,日双鸡。——《左传》

(5) 又如:膳堂(饭堂)

(6) 烹调,煎和

春行羔豚膳膏香。——《周礼·天官·庖人》

英文翻译

meals, provisions, boar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n5 sen5 [陆丰腔] shan5 [海陆丰腔] shan5 [客英字典] shen5 [梅县腔] sha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东莞腔] sen3 [宝安腔] s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時戰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ʑĭɛnzjenh/zj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