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吏

chú lì [ chu li]
繁体 廚吏
注音 ㄔㄨ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主管炊事之小吏。

词语解释

  1. 主管炊事之小吏。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赉鹿脯等启》:“远归於厨吏,入贡於腊人。”

引证解释

⒈ 主管炊事之小吏。

南朝梁刘孝威《谢东宫赉鹿脯等启》:“远归於厨吏,入贡於腊人。”

厨吏的网络释义

厨吏

  • 厨吏,读作chú lì,汉语词语,是指主管炊事之小吏。
  • 汉字详情

    chú [chu]
    部首: 206
    笔画: 12
    五笔: DGKF
    仓颉: MMTI
    四角: 71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尌( shù)声。本义:厨房)

    (2) 同本义

    厨,庖屋也。——《说文》

    《孟子》始有厨字,是周初名庖, 周末名厨也。——《说文句读》

    厨主食者也。——《苍颉篇》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饰厨传,俗字误作厨。——《汉书·宣帝纪》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张籍《新嫁娘》

    厨冷难留乌止屋。——白居易《酬梦得贫居咏怀》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达。——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厨下(厨房);厨头(厨房);厨仓(厨房与粮仓);厨帐(账幕式厨房)

    (4) 主持烹饪的人 。如:厨下儿(炊事工);厨人(厨师。又称:厨户,厨司,厨子,厨下儿);厨娘(烹调食物的妇女)

    (5) 操办官食的官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食。——《汉书·王嘉传》

    (6) 又如:厨吏(厨宰。主持炊事的小吏);厨兵(炊事兵);厨役(担任炊事的仆役)

    (7) 菜肴

    夫人设厨。——班固《汉武帝内传》

    (8) 又如:厨膳(厨馔,饭菜);厨珍(珍贵美味的食品);厨车(运食物的车)

    动词

    (1) 烹饪;烹调

    竹里行厨,花下提壶。——元· 曹德《折桂令》

    (2) 又如:厨养臣(掌管君主膳食的官员)

    英文翻译

    kitchen; closet; cupboar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c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2 [宝安腔] cu2 [客英字典] chu2 [台湾四县腔] cu2 [梅县腔] chu2 [东莞腔] cu2
    ◎ 潮州话:dou5 (t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直誅平聲合口三等dryo/diu
    [li]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GKQI
    五行:
    仓颉: JLK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动词

    (1) 治理;为官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英文翻译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5 [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东莞腔] li3 [客英字典] li5 [宝安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台湾四县腔] li5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置去聲開口三等lĭəlih/l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