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

yuán gǎo [ yuan gao]
注音 ㄩㄢˊ ㄍ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原稿 yuángǎo

(1) 尚未付印的手写稿

original manuscript;master copy

词语解释

  1. 未经过修改增删的稿子。亦指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 述农 也把原稿收好。”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四:“因为那几天太忙,这份原稿我却没有过目,印出之后在会场上分散,我便感觉着有点不安。” 孙犁 《关于编辑和投稿》:“作者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

引证解释

⒈ 未经过修改增删的稿子。亦指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述农也把原稿收好。”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因为那几天太忙,这份原稿我却没有过目,印出之后在会场上分散,我便感觉着有点不安。”
孙犁《关于编辑和投稿》:“作者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

原稿的国语词典

作品最初的手稿。

原稿的网络释义

原稿

  • 原稿,是指作者定稿的著作原件。在著作权法律制度中,原稿具有特殊的法律意义。依《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之规定,对于作家和怍曲家的艺术原稿,作者或作者死后由国家法律所授权的人或机构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有权在作者第一次转让作品之后对该作品在今后进行的任何转售中分享利益。公约所确定的这一权利被称为“延续权”。延续权的效力是当原稿被再次转让时,作者或其继承人、依国内法确定的某一机构有权从再次转让所获得的利润中依一定的比例提取一部分。公约有关延续权规定并非强行规则,各成员国是否作出相应规定完全取决于国内法而不受公约制约。转让原稿和转让作品著作权不是同一概念,受让原稿所有权的亦并非受让该作品著作权。中国著作权法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 原稿的翻译

    英语: manuscript, original copy
    德语: Skript, Manuskript (S)​, Urschrift (S)​
    法语: manuscrit

    原稿造句

    一部名著的原稿,落到不学无术的人手里,这真是明珠暗投了。
    原稿现已校毕,日内当与世界语三页,一并挂号寄上。但原稿已被印局弄得一塌糊涂了。
    这位编辑自作聪明,把作者原稿的精华部分删改了。
    所以在那时,我对原稿进行了两次完整的检查,一次是检查内容一次是文字编辑。
    正念初一的她乐疯了,拿奖金一下子买了很多原稿纸。
    我还偏执地认为只有在原稿纸上才更便于修改润色文稿。
    就见小宋挥动那支黑杆儿铁帽英雄笔,在原稿纸上笔走龙蛇如鱼得水,那挥洒自如的运笔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词典原稿送印后人们创造的大量新词汇并没有收录其中。
    在原稿与扫描仪平台之间放置红滤色片。
    原稿由她一手拟定,出自她自己的高见和她自己的文雅措辞。
    在图文混合彩色原稿上,半色调图像部分引起最多的质量问题,因为,当这些半色调图像区域被进一步处理或重新加网时,有可能形成莫尔纹。
    用自动进纸的时候,你的原稿正面朝上还是朝下?
    现在,在她的祖居中展出了许多她的照片和原稿。
    假如,有一天我终于能将你忘记,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
    我出身纸媒,当不少作家已改用电脑写稿时,我仍是用笔和原稿纸写作。
    老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抄书,一天能抄个几页原稿纸。
    经再三考虑,只好对原稿加以改写,把排印清样送给他审阅,并说明确是事非得已。
    他真想丢开面前的原稿纸,带着她到花园里好好地安慰她。
    林燕妮在文化界亦同样传奇,不但被金庸评价是“现代最好的散文女作家”,亦因她会在原稿纸上喷香水,而被称为“用香水写作的女作家”。
    此前,以原稿翻拍而来的三十九卷死海书简影印本已经发行,但批评者认为,这些书异常昂贵,而且过于笨重。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206
    笔画: 10
    五笔: DRI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HAF
    四角: 712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形容词

    (1) 原来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如:原油;原粮

    动词

    (1) 推究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英文翻译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沙头角腔] n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gǎo [gao]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YMK
    五行:
    吉凶:
    仓颉: HDYRB
    四角: 20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2)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稾,秆也。——《说文》

    民惊走持稾。——《汉书·五行志》

    又出稾税。——《书·禹贡传》

    茭稾。——《汉书·赵安国传》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山海经·西山经》

    (3) 又如: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稿茇(香草名。即稾本);稿稾(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稿荐(用稻草编成的垫褥);稿苗(枯槁的禾苗);稿人(稻草人)

    (4) 诗文、图画等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原不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文稿(文章、公文的草稿);稿副(底稿);稿案(公文案牍;亦作“文案师爷”。为主官管理文秘事务的慕僚);稿书(草稿、初稿)

    (6) 箭杆

    特箭稾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汉· 马融《长笛赋》

    (7) 又如:稿草(草稿。初写出的文稿);稿定(撰定文稿)

    形容词

    (8) 通“槁”。干枯

    弃其本者,荣其稿矣。——《说苑·建本》

    (9) 又如:稿芼(枯干的草茎)

    (10) 指已刊行,但作者仍以为未周备,有待修订整理的书籍 。如:中国史稿;稿定(指著作已经完成定案,即可付印)

    (11) 样子;模样

    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儿国公爷一个稿子。——《红楼梦》

    动词

    (1) 叙说;论辈分。用同“搞”

    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我且问你:你们认得不认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2) 通“犒”( 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稿人奄八人,女稿每奄二人。——《周礼·地官·叙官》

    英文翻译

    draft, manuscript, rough copy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3 gau3 [客英字典] gau3 go3 [海陆丰腔] go3 gau3 [梅县腔] gau3 [宝安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 潮州话:g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老上聲開口一等kɑukaux/kav